为深入学习《闽山闽水物华新——习近平福建足迹》,从理论源头和实践起点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8月10日至12日,福建师范大学关工委联合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关工委赴宁德福安等地开展为期3天的“追寻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闽山闽水物华新”主题学习实践活动。福建师大关工委主任许歌平、副主任兼秘书长郭警修,院关工委主任寇伟,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张鹏程及校、院关工委工作人员参与学习实践。
8月10日,实践队一行赴宁德市关工委,与相关负责人、五老骨干代表展开座谈交流。宁德市关工委主任李过渡详细介绍了关工委充分发挥“五老”作用,在教育引导、关爱青少年成长成才方面“立德树人、帮助服务”的工作思路与取得的新成效。
福建师大关工委许歌平主任代表介绍了校、院两级关工委的建设情况,她表示,宁德市关工委工作扎实,有亮点、有特色,对新形势下高校的关工委工作创新发展很有启发,希望能充分发挥校地双方各自平台优势和作用,探索合力育人新机制,整合资源力量,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8月11日,在乡长林万堂的陪同下,实践队前往福安市范坑乡毛家坪村和上坪村展开现场学习。当天上午,实践队一行深入闽东革命老区的重要基点村毛家坪村,参观“饮水思源馆”,沿着“思源古道”参观了“思源水库”,聆听毛家坪村史,体悟习近平总书记“三上毛家坪”访贫问苦,修建水库的故事。
随后,一行人来到福建师范大学的原扶贫挂钩点上坪村。在村委会里,村委干部、村民代表与实践队一行热情畅谈近年来扶贫攻坚、乡村振兴带动乡亲们生活水平、村容村貌带来各个方面的巨大改变。
8月12日,一行人来到位于“闽东第一山”的白云山麓福安市社口镇坦洋村。坦洋村是习近平总书记主政宁德时的党建工作联系点,他曾先后四次来到这个四面环山的古老茶村调研。在福安市关工委主任林青的陪同下,实践队一行实地参观了振兴之路主题馆、坦洋茶场、坦洋村炮楼、横楼等地,一路上仔细聆听习近平总书记“四进坦洋”的故事,体悟习近平总书记的为民初心,了解中国百年红茶“坦洋工夫”发祥地的历史文化,感受农村发展的新成果。
本次实践活动将《闽山闽水物华新——习近平福建足迹》的学习和线下实践活动相结合,坚持读原著和重体悟相结合,引导“五老”及关工委工作人员感悟领袖思想伟力,增强文化自信,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履职尽责、干事创业的精气神,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