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 | 外语系在“追寻领袖足迹 体悟优秀传统文化”2024-2025学年全省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活动评选中斩获佳绩

时间:2025-04-03作者:王浩钰

近日,中共福建省委教育工委发布了《“追寻领袖足迹 体悟优秀传统文化”2024-2025学年全省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活动评选结果公布名单》,外语系“开心课堂”实践队获优秀实践团队、辅导员许世海获优秀实践个人、视频作品《福州三把刀:岁月里的匠心奏鸣》获优秀实践成果。

优秀实践团队

外语系“开心课堂”实践队

指导老师:姚强、王浩钰

团队成员:江楠、林铭城、刘艳、翁嘉慧、曾鹭玲、沈昕、郭涌峰、陈新宇、陈名材、林丽燕、丁昭莹、王玮璨、蔡涛源、卢弘毅

外语系“开心课堂”实践队开展“开心课堂传福韵,非遗思政育新人——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青春行动”社会实践活动。向“上”寻根,走进福建省博物院、侯官旧址等地,探寻侯官文化发源地,深化对历史文化传承创新的思考。向“下”扎根,在三坊七巷体验福州非遗“三把刀”装束与油纸伞制作,领略非遗魅力。向“前”探路,在闽越水镇,亲触历史脉搏,观看民俗和非遗打铁花等特色文化活动,感受“大思政课”鲜活的创新实践。向“外”传播,秉持“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理念,在译国译民集团开展为期四周的线上外语实习,向国际友人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实践队巧妙地将思政教育与非遗文化相融合,引领队员深入理解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优秀实践个人

寒假期间,许世海带领“鸿鹄”实践队开展了以“红韵领航 溯往寻兴”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走进红色历史,通过研学,感受到协和大学校友精神,发挥专业优势,通过“双语微课堂”,讲述民族英雄林祥谦事迹,打破语言壁垒传播红色故事;走进非遗,感受传统文化魅力;走进田间地头,通过与大坪村党总支的座谈,提炼“党建引领+产业兴农”经验;走进文城社区,打造“课堂+阵地+社区服务中心”思政教育矩阵,为小朋友带来新颖的思政课、趣味英语课,开展非遗习俗剪纸等冬令营活动。本次社会实践,先后有人民日报APP、新福建等省市级媒体报道5篇,成果丰硕,让学生在赓续红色精神、传承非遗文化、以“四个走进”构建“大思政课”教育新思路,引导学生用实际行动书写青春担当。

优秀实践成果

视频作品:《福州三把刀:岁月里的匠心奏鸣》

指导老师:姚强

作者:江楠、林铭城

本作品聚焦福州非遗头饰“三条簪”。“三条簪”又称“三把刀”,承载福州历史文化,其样式独特。民国时期曾因偏见及政令,传承陷入困境,后经80后化妆师黄秋辉团队复刻重现。对于“三条簪”承载内涵虽解读不一,但它无疑是地域文化的生动体现。实践队成员通过调研走访,深度感受非遗魅力,认识到非遗在延续文脉、增强文化自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决心成为传播使者,让“三条簪”等非遗瑰宝在新时代绽放光彩。

据悉,此次社会实践活动评选经高校推荐、专家评审等程序,共评选出优秀组织单位20个、优秀实践团队75个、优秀实践个人120名、优秀实践成果105项。

今后,外语系将矢志推进实践育人体系建设,以“三全育人”理念为指引,构建“文化认知-实践淬炼-创新传播”的培养闭环。同时,将着力打造沉浸式文化实践平台,鼓励青年学子既深植传统沃土,又放眼国际视野,在典籍译介、非遗活化、跨文化对话等领域深耕细作,让古老文明在与现代语境的碰撞中绽放异彩,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注入青春动能,赓续文明薪火于五洲四海。

                        新闻宣传中心  张雨涵  供稿

徐静诗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