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首页
公告:
首页  协和菁华
【莘莘学子】黄雪玲:我拥有别人的“几辈子”

来源:新闻宣传中心 撰稿:院学生记者站 程楚欣 林志超 摄影: 美编: 责编: 发布时间:2017-12-14

【人物名片】黄雪玲,学院文化产业系2012级汉语言文学(中文方向)毕业生,任院学生记者站2014-2015届站长,现为中国新闻网记者。

登上位于福州市五四路的银河花园大厦,第十七层就是中新建站入眼帘的是亮白色调为主的办公区,安静地只能听见着键盘与鼠标的敲击声采编、摄制、中央厨房的记者们在各个区域各司其职

这间办公室,黄雪玲只呆了一年多。但记者这个职业,她已经从事了四年。

“手艺人”也是“书画者”

办公区内,黄雪玲正伏案工作,她海藻般弯曲的垂落双肩鼻梁上架着一副黑框眼镜虽然长期熬夜,但白净的脸上看不出一丝倦容,乍一看,是个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女青年。只有谈及她的工作,不同之处才开始显现:采访写稿补采、改稿……有时,即便下班了,写稿还得占据了她大半的“空闲”时间,但她早已习以为常

一个普通的午后,黄雪玲在办公室中思索选题,她看了眼时间,快到元宵节了。思索过后,黄雪玲决定以“花灯手艺人”为主题。她想着:三坊七巷应该是福州民俗文化比较汇聚的地方,那儿说不定会有不错的新闻线索。

走在和平常一样拥挤的南后街,黄雪玲发现,这条曾是福州传统花灯最大的制作和售卖集市竟不见了花灯的踪影。让她感觉年味又淡了一些。在一个不太起眼的小摊位,黄雪玲找到了一户三代传承手工灯工艺的周永拯、周永明、周永强等8个堂兄弟她以记者的本能,认为“他们应该是个挺有故事的人”。于是和他们聊了起来。果然不出她所料。

能抽个空闲,让我去您们家看看,了解更多您们家与花灯之间的故事吗?”黄雪玲征求周家兄弟意见,小心地问道。

“行啊小妹,依伯讲给你听。”周家兄弟笑得满脸褶子,答应道。

来到周永拯家20多平方米的客厅,他用竹竿搭起6排架子,悬挂制作好的花灯,告诉黄雪玲:“当时有卖出去就开心,卖得少心里会有歉疚,反思是不是自己做的不好,纯粹图个开心而已。”而且,无论在多繁华的路段卖花灯都没有南后街那种感情。

这给了黄雪玲很深的触动,在传统文化快要淹没之际,还有他们在漩涡中坚守。最后以《福州三兄弟坚守传统花灯手艺半世纪》为题报道了他们的故事,提出了祖辈们留下来的传统技艺,会不会如同日渐稀薄的年味一并消逝?这一观点,同时,呼唤政府能够关注到这个日渐式微的传统行业,并加以扶持。

而最开始——黄雪玲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在《福建日报》的艺术品鉴栏目多是与艺术品相关的人物报道,书画院院长和做寿山石的大师便是黄雪玲所要拜访的常客。去领会文人墨客对一人一景、一山一石的解读。

其实,渐渐地,她不再是故事的旁观者,而是故事的参与者:体味手艺人的坚持,体味文人墨客的别致,更体味各色人生的甘苦。

记者,是一种纯粹的快乐

大学,院学生记者站的纳新面试现场,黄雪玲第一次拟定采访提纲,与扮演受访者的面试官交锋。问答之间,让她对记者二字有了新的认识。记者原来这么酷!以前对记者的印象仅停留在电视上冒着风雨于台风现场播报的人。黄雪玲说道。

成功通过面试后,她在摸索中进一步体会到了身为记者的乐趣。大二下学期,黄雪玲无意间发现教学楼开水间的水龙头悄然装上了滤水器。自告奋勇前去报道。最后的成稿在东南网这一社会媒体登出。黄雪玲表示,这种成就感,有别以往完成任务后的仪式感——更多的是她自己发现新闻线索自己撰写成稿,更多人所知“校园新变化”的自豪。

学期末专业分方向时,黄雪玲犹豫很久。对比了各方向课程设置后最终她选择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中文方向,而没有选择能够学到新闻专业知识的新闻方向。因为黄雪玲发现,自己对记者的热情,是源于心底对文字的敏感和热爱而不是声像和图片等传媒方式。说:“在记录的过程中能体会到纯粹的快乐。”

“你做什么不好,做记者?”在一次闲谈,一位记者老师曾对她这样说道。新闻单位门槛高、记者薪资不高且奔波劳苦……在一些人看来,纸媒式微的大环境下,做一名文字记者,无疑是个冒险的想法,她却非要当,因为“当时还蛮一心一意的。

“记者”二字铭刻在自己的人生上

记者的一辈子就像别人的几辈子。黄雪玲说,这让我深有感触,只有记者才能去别人去不了的地方,见别人见不了的人,经历别人经历不了的事情。

从踏入大学起,黄雪玲的每一步都与记者有关。

2012年9月,黄雪玲成为学院学生记者站的一员,开始着手采编工作;2015年12月,她作为一名大四学生,跟着《中国教育报》的记者龙超凡实习;2016年4月毕业后,则转移“阵地”到《福建日报》的艺术品鉴栏目做编辑;目前则就职于中新网,依旧担当文字记者。

现下,黄雪玲在中新网接触到了不少高手。有的记者写稿又快又好,有的记者则能稿子处理得很细腻黄雪玲乐于从他们身上找到自己进步的空间同一类型的稿子,看看别人是怎么表述的,学习别人的文章结构和角度。作为一个新手,就是要不断地学习。”她说,这就是作为记者的经验。

黄雪玲认为现在的生活和从前没多大差别,谈不上不同身份的转换,依旧是不太规律的作息最大的变化就是少了些大学时的‘自由吧。要逐渐习惯朝九晚五的打卡生活。一丝压力也从兴趣的缝隙中钻出,但黄雪玲更愿意把它称之为“动力”。

而当压力累积到峰值,黄雪玲就和记者前辈们一起聊天探讨。有,她会上《中国教育报》的记者龙超凡一起吃饭,在饭桌上龙超凡唠嗑唠嗑,甚至还会请教自己近期在采写新闻时遇到的困扰龙超凡每次也都能耐心地为她解答。

“记者是一个积累的工作,如果没有积累一定的能力,就会走得比较艰难……”回忆起自己在记者这条道路上的种种,黄雪玲感叹道:“有些成长是不能着急的,要慢慢来。”现在,她跟随自己的内心,坚定地做这个社会的审视者,去体会别人的漫漫“几辈子”。

附件下载: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新闻网


上一篇:下一篇:
相关热词搜索:
 

相关新闻:

 

本网介绍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校内电话 |  诚聘英才 |  新闻投稿 | 
投稿地址 新闻热线: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新闻网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技术支持: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