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首页
公告:
首页  协和菁华
【莘莘学子】黄开典:在现世中生长

来源:新闻宣传中心 撰稿:院学生记者站 邓青青 摄影: 美编: 责编: 发布时间:2017-04-03

【人物名片】:黄开典,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文化产业系2014级汉语言文学(新闻传播方向)学生,《中国经济导报》福建记者站实习生,中国(福建)高校传媒联盟第九届副主席,协和学院学生记者站现任站长,“御膳西厨”餐饮店创办人之一。

22岁的黄开典说,自己身上有老中青少四代的影子。

他往咖啡厅的沙发上一靠,古板的黑方框眼镜和随意趴着的三七分头发让他整个人看起来有些老派;一张嘴,时而蹦出些凝重的中年大叔式人生感悟,时而又眉目飞动以“那总不能去死吧”的戏谑来表达无奈;说话间隙,会不时低头搅动吸管,试图捞出杯子底部的冰块,像个顽劣的少年。

提起他,与他不太熟络的同学立马呼到:“大牛人啊!”,接下来一句是:“觉得他不像是我们这个年纪的,有些世故圆滑。”原因是他看上去跟各种各样的人都能打好交道,包括学院领导。

院学生记者站站长、福建高校传媒联盟副主席、创业……这些头衔挂在黄开典瘦小的身板上,总是容易让人产生“另眼相看”的惊奇感。

他在每天一起上下课的同学之间似乎有着某种“光环”,也多少有些误解,尽管他坐在教室时,往往并不起眼。但就算他缩在教室角落一言不发,也总会频频被老师点到——作为班级里为数不多的男生之一,以及算是个“出名的学生”。

做信息优越者

黄开典成了一名学生记者,而且位于“优秀”之列,用协和学院新闻宣传中心主任林响的话说,他有一种“悟性”。这种“悟性”可以追溯到黄开典的16岁。

16岁的黄开典上着初三,热爱篮球,是福建浔兴队的铁杆球迷。除此之外,他与普通中学生无异。唯一让他感到自己“了不起”的地方,是他能通过各种途径,得到从“内幕人士”口中传来的球队内部消息。这种作为少数信息持有者的优越令他兴奋。

后来他得知,这些优越的“内幕人士”属于一个叫“媒体”的圈子。对记者的向往就是在这时候冒了苗头。

那时的他,刚当选为百度浔兴贴吧吧主,想要“有番作为让他人记住”,脑瓜一转,决定借鉴外省球迷的活动来组织福建省各地球迷一同到现场为球员加油助威。福建地区当时的球迷环境还十分松散,去现场看球的球迷更习惯自行买票前往,要让大家把票钱交给他这个刚上任不久、又只是个初中生的吧主,是个大难题。

上下课期间,黄开典左思右想想到了几个点子。他先是找到球队负责人,商量让球员们在比赛结束后留点儿时间与贴吧球迷互动;又跑去与球场沟通,成功拿到八五折的优惠票;接着,他想到了媒体——那个有着信息优势的平台,他想借着这个平台让活动吸引更多人关注。尽管他自认为当时的自己丝毫没有新闻敏感性,但他对媒体利用很是熟稔。

身为一个普通初中生,他周围没有任何媒体资源,这时,网上有人给他推了个微博ID,说是晋江电视台的记者,也许可以帮忙。黄开典立即去注册了个微博账号,凭着一个ID名称,他联系上了那位记者。记者同意将在活动当天前去报道,并尽量多给他们一些特写镜头。

一系列的活动福利拿下后,黄开典在贴吧里发出了活动通知,有十几个人大胆地报了名。

活动当天,记者如约扛了摄像机过来,从入场就为他们录了像。中场休息时,记者将摄像机架在过道中间,堵住了一群等着上洗手间的球迷去路——仅仅因为记者要采访黄开典。这让黄开典一面感到过意不起,一面暗自惊于记者的权威——没有一个球迷敢吵到堵路的记者。

报道播出几天后,安踏NBA的一位总负责人关注了黄开典的微博,说是出差时在电视里看到了他。过了一年,黄开典去看球,在球场入口排队时,后面有两三个人认出他来,同样是因为看过那个电视采访。这让黄开典再一次对媒体的力量感到吃惊,他以为这样一个小地方台播出的十几秒画面不会有多少人注意,却没想到时隔一年还有人因为那十几秒的画面记住了他。

“也许当初那个记者也觉得自己拍的东西没人看吧。”现在在校园媒体中算的上是“资深记者”的黄开典,对这一点很有感触。“就像我们做的院报,总以为没人会看,但其实还是有人看的,尤其是你出错的时候,就会有很多人跑来指出错误。”他很介意自己写的东西是否具有影响力,这是媒体一开始吸引他的原因,但纸媒却永远将记者们蒙在鼓里,他只能安慰自己,键盘下的文字正有人等着看。

“我其实没有多么热爱记者这个职业。”大学期间几乎都在做新闻,并被学校老师和众多社会媒体记者一致看好的他,却抛出这样一句话来,他甚至坦言,现在做的新闻并不是自己一开始想要做的体育新闻,但他不在意,“记者”只是他达成自己目标的一个工具,“我做新闻不是因为有多么崇高的理想,仅仅是想要更快地比别人知道更多的信息。”自从了解到媒体可以选择信息传达给大众,他再也无法甘心做一个等待告知的被传播者。

“到哪都要往上爬的人”

黄开典走路时手臂会微微弯曲向后,脖子微微弓着,但脸总是扬起,厚重镜片后的眼睛直直盯向前方,说话在官腔和玩笑之间迂回,平淡温厚的气息下,暗藏着精明和隐隐的掌控欲。

在最近两个月里,他又登上了一个“领导者”的位置,即中国(福建)高校传媒联盟第九届副主席。而此前,他已在协和学院学生记者站里担任了一把手的位置。他毫不掩饰自己对于“领导”的野心,坦率表达自已是一个“到哪都要往上爬的人”,就连玩贴吧,他也要做吧主。

这种对领导地位的憧憬似乎与生俱来,在别的小男孩围着蜘蛛侠、超人眼冒星星时,黄开典喜欢看的是地方报纸上县镇领导们的行程报道,今天县长去了哪、明天副县长要做什么,这些常人觉得枯燥乏味的内容他却看的津津有味。不知不觉中自己身上也沾了些“官腔”做派。

百度浔兴贴吧的吧主身份,是他担任的第一个头把手。靠着频繁的活跃度,尚为初中生的他接管了这个拥有上万用户的贴吧,其中,不少人早已步入中年。

刚上任的他对“领导”还没什么概念,依旧一腔热血,为了喜爱的球员跑去与别队球迷展开骂战。后来,在骂山东球员的时候,山东球迷一拥跑到百度浔兴贴吧指责“你身为福建球迷的吧主还说这样子的话!”黄开典这才意识到,原来身为“领导”,要有所不同了。

从那以后,他再也不参与骂战,贴吧里偶尔有人起争执,他还会前去充当和事老,大家纷纷评论:“开典说的公道。”这让他感到自豪。各省球迷组织间的“外交”活动也突然变多了,福建球迷将横幅寄到山西球迷那儿,山西球迷又把自己横幅寄到福建,各省球迷们吵架了,贴吧吧主还会互通电话进行“外交”沟通,“挺low的贴吧搞得很高端的样子。”黄开典笑道。他说起让自己自豪事时总会在最后自嘲一番。

去年,黄开典在院学生记者站的换届竞选中以绝对的优势当选了新任站长,这是他大一刚入学时就盯上的“官位”。前任站长陈嘉彬嘱咐他:“你都当了站长,就不要每天穿着拖鞋出去了。”他就真的再也不随意趿拉着拖鞋出门了,就连他的好友陈智远也说:“黄开典更注意形象了。”陈智远给出的论据是:头发没以前油了。

除了在言行外貌上的修饰,黄开典身上的“领导者”模样也被逐渐雕刻出来。在记者站里,“有事,找典哥”成了不少人的下意识反应,站长助理陈雅真直接说:“觉得再大的事都有他撑着。”尽管目前为止,也并没有发生过“很大的事”需要他去撑,但陈雅真觉得,黄开典就是能给人那样一种绝对靠谱的感觉。

与黄开典共事的汤阿茹也对他有着一种信赖,“只要自己遇到什么问题,给他打一个电话,就能知道怎么解决。”前段时间汤阿茹在写一个话剧,日语专业的她在面对行文结构的安排时有些吃力,她拿着剧本找到了黄开典,黄开典立即指出:“可以倒叙呀!”随后,又对剧本开场和中间叙述的设计都指点了一通,汤阿茹感叹:“哇,我怎么没想到?好像也没那么困难了。”

说是“领导者”,事实上黄开典并没有任何特殊优待,相反,他比别人有了更多不容拒绝的责任。今年五一假期间,记者站有篇军训闭幕式的报道要编,而当天正好黄开典有一场期待已久的比赛要看,但别的成员要么想回家,要么太忙,或者干脆想享受假期,最后还是黄开典把任务接了下来。“他太心软了。”陈雅真评价道。

扎根现世的快乐

黄开典认为自己是一个“现世者”,与身边大多数男孩女孩不同,他不喜欢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就像不喜欢科幻片和动画片一样。他更喜欢那些踏实的、能看见结果的事物。

“我毕业以后应该就留在中国经济导报了。”他向别人介绍着未来规划,“因为这是第一家向我抛出橄榄枝的报纸。”说这他捂嘴偷笑起来,“哇,这样说好厚脸皮啊。”但事实上,面对这个未来他也显得不够坚定,他有时会说:“我以后大概会从事媒体吧,虽然不想。”他的好友兼工作搭档林健华直接问他:“你这个选择是不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他沉默了。

课堂上大家就着这个问题围着他讨论起来,一直坚定在自己的语言思路上的他突然呼出一句:“这样一想,我好矛盾啊!”在他看来,他的矛盾源于最初没有坚持想做的事。

中学时,黄开典最想做的是体育记者,十几岁懵懵懂懂,既不知道什么是采访,也不知道新闻哪些规范,对新闻认知只有自己对着报纸揣摩。他扮演体育记者的方式,是在比赛结束后,去微博上私信球迷、球员关于比赛的状况,然后回去写一篇像模像样的“报道”。“就真的写报道。福建男篮,还会用那种很土的词,就是什么麦迪空砍三十分,那些乱七八糟的词,觉得特别屌,然后别人也觉得特别屌。还给自己署名,我叫‘浔吧小开’,本吧讯,记者小开报道,消息头学来的,然后几月几日。”写完,发到贴吧里,底下不少人跟帖:“写得真好!真要当记者!”

这边正热血着,那边就有人给黄开典泼了冷水:“当记者很累的,钱也少。”黄开典只嗯嗯,老老实实地回复:“我考虑一下。”他不习惯直接回绝别人,特别是当他找不到足够的证据反驳对方时。

但那些劝退他的话他还是听进去了,为了让自己的理想坚定,他跑去咨询了很多记者,报纸的问,电视台的也问,市里的问,省里的也问,“那时候就是还小脸皮厚,问他们要做什么内容,有什么技巧。比如比赛刚刚结束,五分钟之后稿子就出来了,怎么那么快?包括问待遇。”问完之后,他还是决定要做体育记者,甚至在高考填志愿时,他还填了一所外省学校的体育新闻专业。

但上了大学以后,他就渐渐很少提起体育记者了,当初那个“只想做想做的事”的人,开始考虑起现实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周围人的影响。“所有我认识的体育记者,都不见了。”这其中包括那个让黄开典对记者产生憧憬的晋江电视台的记者。每一个人离开这个行业时,都告诉他,在福建做体育新闻太难了,并且工资待遇低。这让黄开典逐渐打消了做体育记者的念头,“因为长大了,责任也越来越重了。”说到这,他提起自己认识的一位文娱记者,工作轻松,可以到处跑演唱会、明星见面会,很是让人羡慕,“但是他有家,有女儿,没车没房。”黄开典是个格外看重家庭的人,他无法接受只图个人舒服而家人受累的生活方式。

偶尔,他也还是会跟人说自己最想当的是体育记者,但他已经接受了无法实现愿望的现实。他有时抱怨工作太忙,没有了自己的生活,有时又自我安慰似的说:“生活就应该是这样。”

对于这个不够称着初心的现状,他安于接受,并认为这是必然结果,没有什么好后悔的,就算一直坚持体育记者的理想,我也会不知道该如何朝着自己喜欢的方向去做,找实习可能会找不到,简历也可能不那么丰富,也许会被打压得很狗血,一无是处。

附件下载: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新闻网


上一篇:下一篇:
相关热词搜索:
 

相关新闻:

 

本网介绍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校内电话 |  诚聘英才 |  新闻投稿 | 
投稿地址 新闻热线: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新闻网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技术支持: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