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首页
公告:
首页  协和菁华
【协和校友】宋雪宇:驻村,让官岭“枯木逢春”

来源:新闻宣传中心 撰稿:院学生记者站 林志超 摄影: 美编: 责编: 发布时间:2016-11-22

【人物名片】宋雪宇,我院文化产业系2009届校友,现为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派驻屏南县代溪镇官岭村第一书记(2014.4—2017.4)。

沿着国道,从宁德市出发,直到进入屏南县城前,一路上都是青山绿水。如果没有当地人的提醒,你不可能知道,官岭村就藏在这其中某一座山的山腰上。海拔从最低300多米,逐渐上升至1000米,田少,小而不平;山多,土贫岩峭。“地无三尺平”的特殊地理环境,致使当地经济发展长期滞后,群众生产生活十分艰难,村民因生活所迫纷纷外出谋生。

2014年,我院校友、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派驻官岭村第一书记宋雪宇初次来到这里时,看到这样一个近乎空壳的村庄:大部分村民因生活所迫纷纷外出谋生,常住人口从600人剩下不足100人,其中,还有建档立卡的扶贫户18户。

入股种桃、产业流转

带领村民“高山突围”

条件不好的偏远山村,但凡有点本事的基本都走了。村民主任孙振燕无奈地说道。在屏南,像官岭村这样因村民大量外出谋生,举家搬迁,造成土地大面积抛荒的村还有不少。

交通不便的深山荒地,如何吸引各界前来开发,让青壮年劳动力回到土地上?带着这些问题,宋雪宇找到省农科院,专家多次调研后建议,这里山多地少劳动力缺乏,但日夜温差大,适合发展水果种植,并提出可为村里免费提供苗木和技术作为扶贫支持。

新的问题来了,这些苗木该怎么分?这让宋雪宇犯了愁:“谁家多分了少分了都不合适,分完后也形不成规模效应,最终还是竹篮打水。”经村民大会讨论,最终“成立合作社经营,股权量化到户”的方案以绝对优势通过。随后,村民孙德铣带头成立官岭种植专业合作社,不少贫困户入股合作社。由于桃树要三年才进入丰产期,合作社采取林下种养来实现以短养长。去年套种10亩西瓜收益3万多元,套养300只鸡,收入3万元。贫困户在桃园打工,每天可收入120元,一年下来有七八千元的务工费。去年底,合作社社员每人分红几百元。

宋雪宇认识到,只有加强闲置土地的流转和服务,引导鼓励承包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流转,才能促进农业集约化、规模化生产,提质增效。思路决定出路。

宋雪宇牵头成立了官岭种植专业合作社,注册“鑫官岭”商标。村民第一次有了品牌意识。通过鼓励、引导村民统一生产、加工,提高官岭脐橙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此外流转闲置土地100亩,在省农科院指导下建设集引种、示范、观光、培训为一体的名优果蔬基地,规划种植抗裂油奈、葡萄以及锦绣黄桃、锦香等6个优质桃类品种,在果园里套种西瓜、玉米等作物,套养鸡鸭等牲畜,搞立体生态综合开发。

寻求社会力量帮扶

助力官岭村“枯木逢春”

2013年底,官岭村里开发了一片观光竹园,从浙江安吉引种了96种竹子,加上屏南本地的42种竹子,建了个有138种竹子的百竹园。培育了近两年,投资也超过了百万元,可百竹园里竹难成绿,日渐凋敝。2015年9月,宋雪宇通过媒体的力量征集企业对百竹园218亩不同品种的竹子开发和运营,实行以企带村,村企共建的模式。

立足于当地生态资源优势,宋雪宇通过市场调研,邀请到福建中医药大学专家教授进行实地考察,决定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林下中草药种植项目。今年5月,官岭村引进福建乘龙农业开发又带动村民在广袤的森林里套植草珊瑚等名贵中药材。村民的收入主要源自土地、资金入股分红和务工报酬,与公司结成了利益共同体。从提供就业机会、帮扶发展产业等方面入手,做到一村一套帮扶措施、一户一策帮扶办法,加快结对户脱贫致富。

2014年12月,我院学生干部骨干组成的“上善好青年”主题教育实践队与驻派官岭村的宋雪宇取得了联系。当队员带着1万元爱心款、10余床棉被、3大袋衣物以及3箱书籍的物资送到村委会后,拿到新书包的小朋友们迫不及待地让队员帮他们背上,卡通形象的转笔刀和包装精美的水彩笔等文具更让他们爱不释手。老人们开心地围在一起挑选御寒的衣服,一人一捆喜滋滋地抱回家去。“村民们收到这些东西后,开心得像过春节一样。”宋雪宇说道。

此外,宋雪宇还联合我院在官岭村设立了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上善好青年教育实践基地。依托教育实践基地,2015年暑期,我院管理学系实践队队员也来到了官岭村,就“如何让农民接受淘宝销售”与宋雪宇进行了探讨。队员们针对当地特产脐橙和毛竹制作了产品设计方案和市场营销策划方案,以实际行动来帮助官岭村的村民。

2015年12月5日,我院团委在校内举办“上善好青年”活动,通过义卖的方式帮助官岭村销售脐橙,全院师生购买了七千余斤爱心橙资助官岭贫困村。

进民生基础建设

为官岭村植下幸福院

部分官岭村村民表示,由于假期短、路途遥远,团圆成了大部分留守老人的奢望。不少老人怕影响孩子们在外工作,更是不愿提及中秋团圆之事。团圆和乡愁,成了留下的和走出去的人们共同的痛。“五保户”孙立異羸弱的身体和无依无靠的境遇更是让宋雪宇痛心不已。

在他四处奔走及政府的支持下,日前,官岭村幸福院已投入使用。2016年7月28日,官岭村幸福院内,正坐在床沿看电视、现年80岁的孙立異说,自从搬进幸福院,住上套间,看上数字电视,往日孤寂的生活丰富多了。

三年来,宋雪宇在省新闻出版广电局以及发改委、老区、交通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为官岭村民拓改了进村公路,新建11个错车道,消除道路窄、会车难问题;新开竹山便道23公里,改善机械化耕作条件;提升民生保障服务,建设完善幸福院、停车场、公厕、垃圾焚烧池等基础设施;资助村里孤寡老人、计生贫困户、残疾人等困难群体;引导村民大力发展丹桂、桃子、林下药材等果蔬新品种,共争取政策性资金和帮扶慰问资金760多万元,村民生产生活条件日益改善。

最近,宋雪宇正忙着村里的财务,对村子里的一些工程进行最后的“扫尾”工作。“驻村以来,不仅赢得了村民的信任,得到他们的大力支持和配合,还吸引了几个年轻人回到村子创业,这让我很有成就感。”宋雪宇表示。下一步,他将继续推进精准扶贫工作,为贫困户建档立卡、积极争取帮扶单位和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工作,带动官岭村村民脱贫致富。

附件下载: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新闻网


上一篇:下一篇:
相关热词搜索:
 

相关新闻:

 

本网介绍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校内电话 |  诚聘英才 |  新闻投稿 | 
投稿地址 新闻热线: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新闻网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技术支持: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