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师生持续关注“两会” 热议《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19-04-04 点击量:1
春暖花开日,一年两会时。自3月3日、3月5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和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顺利开幕以来,协和学院师生通过电视、报纸、网络、微信、微博等途径,认真收看、收听“两会”报道,及时了解“两会”进程,密切关注“两会”动态。
经济与法学系师生共同观看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式 翁振淞/摄
3月5日上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协和学院经济与法学系组织系内师生在河西教室观看大会直播,认真聆听、学习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关于政府工作的报告。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针对于创新创业的各项利好让经济与法学系2017级投资学的陈滋萍同学既激动又兴奋。她表示,国家坚持创新引领发展,为当代大学生创新创业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作为投资学专业的青年学子,更应把握机会,以理论知识武装自己,以社会实践提升自己,培养一名投资人所应具有知识底蕴和道德素质。
“关注两会,就是关注民生,关注社会,关注我们的国家。”学院师生除普遍关注创新创业利好,还对政府工作报告的今年工作目标、工作举措充满期待。在观看直播现场,师生们针对政府工作报告所涉及教育、医疗、精准脱贫、环保等方方面面展开讨论。经济与法学系党总支副书记李杰锋表示,当代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通过集中观看“两会”直播盛况,有助于更好地让大同学了解过去一年里国家所取得的成绩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管理学系师生在党团活动室观看第十三届全国 林思怡/摄
同一时间,管理学系师生也在活动室、宿舍等多个场所通过电视、网络收看大会的实况直播。2017级思政辅导员曹昌沐说道:“此次两会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次重要会议,作为青年教师和大学生们,都应该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投入到发展的潮流中去。”
文化产业系学子在宿舍观看两会相关新闻 苏曼雨/摄
今年的“两会”新词多、亮点多,全校师生对改革开放、经济高质量、校园安全等话题表现出了高度关注。办公室、教室里、食堂间、宿舍中……到处都能看到听到师生们畅聊刚刚知晓的“两会”热点、热词。2016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党员林宇晨同学在热议“两会”的文化产业系活动中谈及,作为当代学生,对两会同样满怀期待。她表示,两会的十大热点相继出炉,包括反腐、养老、改革、教育、医疗等都是人们非常关心的话题。作为青年大学生,更要坚定理想信念,敢于担当,学好本领,为未来走上工作岗位做好准备。
“国家五年来的变化完美的阐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文化产业系团委书记李祯海老师表示:“我们要营造‘青年大学习’的良好氛围。”为此,他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创新创业,让青年学生将个人发展和时代使命紧密结合,做新时代的追梦人。
“创新创业创造动能”也是此次两会的热词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福建代表团审议上强调,“要最大限度释放全社会创新创业创造动能,要求全社会要营造创新创业创造的良好环境,为年轻人发展提供有力条件”作为一个正在创业的青年学生,信息技术系2016级数字媒体技术专业郭杰感受到时代对创新创业青年的召唤:“作为新一代的青少年,我们应该担负起时代的重任,从学好自己本专业知识做起,紧跟互联网时代的步伐,开拓创新,不被惯性思维所禁锢。”
外语系师生热议全国两会 陈诗雅/摄
3月6日下午,外语系组织师生代表300余人参加全国两会热议。
学院师生认真听取李克强总理作报告并现场提出倡议,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自觉学习并贯彻落实“两会”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会议的要求上来,以更坚定的信心和更饱满的热情,把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到各项工作任务中来,为学校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贡献。
在今年“两会”上,“乡村振兴”可谓是高频词汇,也是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书社(以下简称读书社)师生关注的热门话题之一。3月13日,由读书社主办的“学习‘两会’精神,紧跟时代步伐”主题思想会在河西宿舍一号楼107举行。学院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理论课教研室主任王郑冰老师受邀为读书社成员讲解2019年全国“两会”热点。为让《政府工作报告》贴近大学生活,王郑冰老师以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国家脱贫攻坚战分析我国各省的GDP现状,用幽默风趣的语言从我省“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势条件、各市经济发展状况、与其他省份发展相比较的优劣势及国家对台关系等方面全方位分析了我省的经济发展水平。
“通过对五年工作的回顾,让我们看到国家对经济建设的重视。”据报道表明,今年中小企业宽带平均资费还将再降低15%,移动网络流量平均资费再降低20%以上。读书社成员、国际商学系2017级郭绍文同学对此表示:“网络逐步渗透进越来越多大学生的生活,流量消费也渐渐成为我们的刚性需求。这项举措,像一颗定心丸,让我们可以尽情享受互联网提供的便利,它让我们在新的技术面前更有底气,也让我们对新的突破充满期待。”
在观看两会直播期间,管理学系2016级潘沁钰对全国人大代表李孝轩在采访中以“一个都不能少”教育扶贫工程为例介绍开设的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扶持班的举措感受颇深:“2019年是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作为大学生我深受感动和震撼,未来也要投入到国家精准脱贫攻坚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