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中国新闻网报道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韵承星波 非遗流芳”非遗进校园活动,竹编工艺品、贝雕、 提线木偶、三条簪……吸引学子踊跃参与。不少学生告诉记者,此次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到了非遗记忆和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加深了其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希望日后能够为保护和传承非遗贡献青年大学生的力量。
原文转载如下:
精美的竹编工艺品、风格各异的贝雕、灵动起舞的提线木偶、传统的“三条簪”妆造,11月27日下午,“韵承星波,非遗流芳”非遗进校园系列活动在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举行。青年大学生们近距离体验非遗的独特魅力。
活动现场,在非遗传承人的带领下,同学们走进竹编和贝雕的世界,探寻其历史、发展及制作工艺,体验指尖上的非遗技艺。在提线木偶课堂上,一个个木偶在同学们的操作下灵动起舞。
“三条簪”是从古代福州流行起来的一种发饰,也称“三把刀”,由三根银簪组成,簪的形状扁平如剑,刻有花纹,插在发髻之间,主簪刀刃向下,左右副簪交叉,刀刃向外。今年6月,“福州传统妆束技艺”列入鼓楼区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尘封已久的“三条簪”造型得以“重现”。当天,“三条簪”妆造展示吸引了众多学子争相体验。
校方表示,希望通过此次非遗进校园系列活动,让同学们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也希望广大同学将非遗从“进校园”转化为“在校园”,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