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首页
公告:
首页  缤纷校园
雨润溪源|林斌:让心灵在音乐中相遇

来源:文化产业系 撰稿:院学生记者站文化产业系分站 陈佳怡 黄玲娜 摄影: 美编: 责编:陈晓凤 惠娅琼 发布时间:2024-05-24

林斌,青年女高音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声乐演唱)方向艺术硕士,师从男高音歌唱家廖赐麟副教授和军旅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赵秀兰。林斌现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文化产业系讲师,公共艺术实践教研室副主任音乐表演专业声乐教研组长主要从事中国民族声乐演唱方向研究,成功举办多场个人独唱音乐会,主《声乐》《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参与表演或指导的节目参加各级赛事和演出活动数百场,荣获第七届福建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文科组特等奖第十一届福建省中青年演员比赛声乐民族组铜奖2023年度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等奖项与罗希、黄曦老师共同指导的节目《莫尼山》在第七届大学生艺术节展演中获声乐表演唱(乙组)一等奖第一名

互通共融,谱写情理共存课堂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人的力量在心上,心的力量在情上。作为一名高校音乐专业教师,林斌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以情感教学理论为指导,关注学生的体验,注重教唱互动,在教学中扮演引导者、合作者和组织者等多重角色,通过情境创设和对比示范等多种方式,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并对作品内在情感表达引发更深刻的共情。她秉承“感性的背后需要理性的支撑”这一观点,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理性思考和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提升。

正因如此,感性与理性的融合成为了林斌独特的教学理念她说,人的身体就是我们歌唱的乐器,它很特殊也很抽象,我们无法像其他乐器那样可以直观地观察发声的原理,需要教师通过生动的描述与类比,引导学生更好地使用好这一特殊乐器并充分调动自己的身体演唱时的积极性,更好地做到以情带声、以声传情,让自己的演唱更有温度、更有情感,与灵魂共振,引人共鸣。

教学相长,促进学生专业成长

自教学以来,林斌始终秉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做好学生的引路人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多年的教学和演出经历,让林斌深谙教学之道,课堂中的她,通过共情、理解、互动等方式学生于无形中进入情境并吸收知识,达到灵魂与作品共鸣的境界课堂外的她动人的感染力和共情能力始终给予着学生们积极的影响。

林斌表示音乐表演是实践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就是要培养能上台、能表演的具有较高音乐素养的专业人才。学生的专业成果需要舞台呈现,而上台的底气源于自信,自信源于积累,正所谓艺高人胆大,每一次的舞台实践都能带思考与提升“以舞台促实践,以实践促教学”,舞台实践对于学生很重要,那么作为老师,应以身作则,亲身示范。舞台或是讲台都是身为音乐专业教师的重要阵地。刚过去不久的福建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林斌之所以能够崭露头角,获得文科组特等奖得益于她多年的舞台与讲台上的教学实践

以爱引寻求合作共进方向

文化产业系大家庭中,“合作共赢”是林斌最大的收获。在日常备课教研中,林斌常与教研室其他老师共同研究如何让学生能具备足够的专业竞争力、如何进一步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如何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舞台机会。与此同时,林斌也为学院美育工作投注了极大热情,在“协和路·山水情”学院20周年校庆音乐会中,林斌与音乐表演专业教研室主任黄曦携手导演,为广大校友和师生贡献了一场视听盛宴,充分展现了学院师生蓬勃向上的朝气和良好的专业素养。在第七届福建省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与庄锡清一同担任赛事的现场导演,两人互帮互助、坚守两个赛场,为观众和选手呈现了一场完美的演出赛事。在文化产业系的品牌活动“乐动星波”中,林斌与罗希作为文产“旗帜艺术团”的艺术指导老师,为学生的舞台实践投入了专业实践指导。她表示,在这个团结友爱的大家庭中,每一位老师都是彼此的“引路人”,大家相互合作,携手共进。

享受舞台,书写多彩艺术人生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林斌从未停下学习的脚步,她始终保持对音乐和生活的热爱。谈起音乐,林斌表示自己是一个无比幸运的人,她保持对音乐与教学的热爱,成为了一名高校音乐教师,将自己的所学所思传递给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同时,她也积极为自己创造贴近舞台、享受舞台的机会,保持在舞台上的艺术生命力在未来的日子里,林斌依旧期待站上各种舞台书写属于自己多彩的艺术人生。

无论是站在华丽聚光灯下的歌唱家,还是三尺讲台上从事音乐艺术教育的高校教师,林斌都以兢兢业业的态度完成每一份工作,竭尽全力让每一个人生角色都得以精彩呈现。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新闻网


上一篇:下一篇:
相关热词搜索:
 

相关新闻:

 

本网介绍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校内电话 |  诚聘英才 |  新闻投稿 | 
投稿地址 新闻热线: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新闻网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技术支持: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