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德市蕉城区是中国名茶之乡,茶产业已成为该区农村经济重要产业,同时也是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主要经济来源,在区域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7月5日至7日,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管理学系开展以“撷茶焙茗筑乡梦 以茶为介奔小康”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前往地点就在美丽的宁德。

学院2009届毕业生李怀泽学长对创业就业问题进行发表言论 朱高航/摄

校友黄彩妙与实践队分享创业历程 朱高航/摄
向校友 “取经”,是本次实践队暑期社会实践的主题之一。管理学系整合校友资源,联系部分宁德优秀校友企业家,牵桥引线,搭建桥梁,为校园创业者提供与企业家面对面交流、实地参观学习的宝贵机会。7月6日,实践队前往宁德蕉城区北部的留洋村,在那里,孕育了协和学院第四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项目——“龟来寿”。黄彩妙,宁德市宝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也就是该团队的负责人,同时她还有另一个身份,管理学系人力资源专业2015届优秀校友。


实践队员正在茶园学习采茶技巧 朱高航/摄
一片片茶树绵延而去,各种茶叶品种在这夏日茶园里散发着盎然生机。实践队员跟随学院创业团队“龟来寿”的脚步来到了黄彩妙的茶园,在当地茶农的带领下,实践队员穿上工作服,一脚踏在大雨过后满是泥泞的山路上,认真向当地茶农请教采茶技巧以及茶叶种类等相关知识。“帮助贫困农民推广茶叶,自己首先要明白制茶的整个过程。推广不应该只停留在策划书里,而应该落实到体验与实践中去。”“龟来寿”团队成员,管理学系2016级人力资源专业的徐清清表示。

跟随留洋村茶厂人员学习制茶过程 朱高航/摄

跟随留洋村茶厂人员学习制茶过程 朱高航/摄

实践队员尝试整理茶垛 朱高航/摄

实践队员跟随留洋村茶厂人员学习制茶过程 朱高航/摄

实践队员跟随留洋村茶厂人员学习制茶过程 朱高航/摄
品牌茶“龟来寿”在推向市场后得到了热烈反响。黄彩妙坚持“回乡创业,发展家乡生态茶业”的创业理念,和当地茶农达成合作协议,积极探索以经济共享的方式带动茶农个体户经济发展模式。“创业,不仅要适合经济发展的环境,还需要树立共同富裕的理念。创业,真不是一拍脑袋决定的事,我会反思自己的能力与不足,努力积累社会经验和人脉资源,以更大的决心更足的干劲更实的行动对待创业。”实践队成员陈时欣有感而发。管理学系主任鄢奋教授表示,优秀校友的创业经历创业经验是在校创业者成长路上不可多得的养分,通过与杰出校友的面对面交流,在校学生能够得到资源共享、资金互融、关系嫁接、项目合作等支持服务,形成‘抱团发展,合作共赢’的群体优势。”

实践队在宁德“满园香茗”中感受到品茶泡茶的体验 朱高航/摄
实地感受茶园采茶过后,实践队继续深入宁德一家中国百强茶叶企业——大翔茶叶,近距离了解制茶、卖茶过程中浸透的茶文化,学习当今现代化企业的创新战略布局及“需求侧”市场定向运营模式。

张鹏程副院长为校企共建实践基地授牌 朱高航/摄
不仅如此,实践队走进宁德市宝田农业有限公司,举行了管理学系与宁德市宝田农业有限公司校企共建协议签约暨实践基地授牌仪式。授牌仪式上,宁德市蕉城区茶叶管理局局长龚清团就“宁德茶叶产业的人才培养需求”发表相关讲话。副院长张鹏程对此表示,学院也将坚持秉持“建设应用型高校”的办学方向,在为学生创造更多就业、创业机会同时,也将紧扣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培养人才,促进产学研相结合,找准特点与地方经济发展相融合,积极搭建与地方经济发展对接的平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本次实践期间,协和学院副院长张鹏程还带领管理学系实践队开展以“百人百村访百生”为主题的精准家访活动。通过座谈会以及家庭专访的形式将温暖送到贫困生家中。

学院“百人百村仿百生”精准家访活动座谈会在宁德举行 朱高航/摄

张鹏程副院长与实践队员前往贫困家庭了解学生家庭情况 朱高航/摄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