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首页
公告:
首页  协和文艺
【阅读经典,阅读生命】人类不思考,上帝就发笑

来源:新闻宣传中心 撰稿:文化产业系2015级汉语言文学 梁园园 摄影: 美编: 责编: 发布时间:2018-03-29

推荐书目:《娱乐至死》

作者:尼尔·波茨曼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1985

作者简介:尼尔·波兹曼,世界著名的媒体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1931年出生于纽约,于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取得教育学博士学位。在其研究生阶段,遇到传播学奠基人麦克卢汉,麦克卢汉“媒介及信息”的观点对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促使他发展出自己“媒介即隐喻”、“媒介即认识论”的论题。波兹曼专注于研究媒介技术大爆发为社会带来的深刻变革,他的一系列著作对于今天的媒介研究者具有重要的启发。


人类不思考,上帝就发笑

文化产业系2015级汉语言文学 梁园园 十六页

很多年前有个学富五车的知识分子看着美国社会沉迷于新出现的媒介——电视,发出了到现在还震耳发聩的呐喊。我们终将被电视上所带来的娱乐化毁掉。电视留下的仅仅是残缺的印象而非观点,电视的画面让我们放弃思考。为了更加彻底的“危言耸听”,在波兹曼另一本书《童年的消逝》中更是否定了在娱乐化时代下的童年。

如今我们一边感叹他的预见性一边渐渐向娱乐化靠拢,把严肃的语言状态丢掉,进而去适应全社会都在学习的幽默。

于是,我的神思从这飘向远方。

民国时期,老学究们尝试靠着稀少发行量的报刊互相攻击,吐吐文化人的三字经,好让别人晓得自己的学术厉害。到了现在,老流氓们在网络上各抒己见,肆无忌惮的打着嘴炮,好比一比是你脏话的右下角大拇指多还是我的大拇指多。好歹那些老炮还会取一个人尽皆知的笔名,而现在我们就连遮羞布都恨不得多几个洞,越是露的彻底就越是惊喜。尼尔·波兹曼说智力是人掌握事物真理的一种能力。现在,我会称赞那些会写很多段子的博主真聪明,会引人发笑。所以终究是印证了波兹曼所说的“媒介无形中影响文化。”

所以我开始惶恐不安起来。

就如波兹曼教授的《娱乐至死》所说,当我们看电视时,是不会带着思考的,我们寻求的是让自己身体放松的娱乐方式。这种盛载让人放松情绪的媒介就像毒品,他比毒品廉价甚至免费,他让我们的生活没有让明天能够回忆的过去。他不深刻,没有意义,就像垃圾桶,充满了无用的垃圾。于是我们就像正在做了一场关于生活无比美好的梦,而有人却告诉我们美丽的梦留下的是美丽的忧伤一样难过。

可是,垃圾桶里有时候也会捡到钱。

波兹曼老师是主张回归到书本以及文字的时代的。他觉得印刷机既然在美国进程中发挥了这么重要的作用,就不要轻易的放弃他。至少不能被一个是一个以图像为主的,哗众取宠的电视机所取代了。作为一种媒介和传播工具,工具本身没有错。而是控制工具的人们和看电视的人们让电视成为娱乐的代言人。他与书本不同,书本承载的是作者的思考,他是被动的,看书的人接受作者传达的思想。不管你愿意不愿意。而电视机或者网络,他极力奉承你。于书不同,看电视的你“不必为了虔诚而忍受乏味的东西。”在缺乏思考的生活中我们如此安逸。所以,我们会像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中所说的预言一样《娱乐至死》。而不是像奥威尔《1984》中一样死于压抑。

可是躺着真的好舒服啊。

当满带忧虑的人看一个充满对未来担忧的人写的《娱乐至死》时。他放下书本时一定得窒息而死。他会感觉自己就像书本中所说一样。自己在一条充满危险和污染的河上划船,表面是平静的水面,可是水底蕴藏的危险随时会吞噬了船只和船上的人。网络上多少垃圾信息,可是我们害怕错过了一些时人谈论的话题而被人排挤落后于时代。所以焦虑的去了解一些不关自己的事。即便有很多信息是我们并不需要的。我们不为自己接受了多少垃圾而恐惧,而是怕沦落成不能参与沟通的听众。连王小波都说特立独行是猪了,死不可怕,可怕的是不为人。所以在《娱乐至死》中,波兹曼是充满矛盾的,他一边摒弃电视,一边又不得不通过电视来获取自己反驳的观点。

就连波兹曼都说“电视的娱乐性不会对文化造成任何威胁,而是电视把娱乐本身变成了表现一切经历的形式。”他是为所有内容都用娱乐形式来表现而担忧。他或许也不敢得罪电视的,因为他也怕当一身劳累回家后洗洗就睡了。所以不如在两者中间寻找一点共处的空间,不必听信波兹曼所说“电视的形式,注定了他与政治是水火不容。”

所以我们在网络上需求精神慰藉的同时,也可以看看书。因为就算难过的故事也能让你的人生活出精彩的感觉。

附件下载: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新闻网


上一篇:下一篇:
相关热词搜索:
 

相关新闻:

 

本网介绍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校内电话 |  诚聘英才 |  新闻投稿 | 
投稿地址 新闻热线: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新闻网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技术支持: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