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首页
公告:
首页  缤纷校园
谢有顺:带你读懂文学的三个视角

来源:文化产业系 撰稿:文化产业系青年通讯社 刘灵铃 陈 颖 摄影: 美编: 责编: 发布时间:2017-11-24



11月17日上午,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谢有顺为文化产业系师生带来以“读懂文学的三个视角”为主题的讲座,文化产业系主任伍明春及200余名学生到场聆听。

谢有顺分别从“文学是中国的学问”、“文学是生命的学问”、“文学是当代的学问”三个视角解读文学。


谢有顺认为文学的诞生并不是交流的结果。例如管理学、心理学、经济学、政治学、物理学等,它们的核心知识与方法都来自西方,而中国文学即使离开了这样一个背景,依然有自己独特的整体性的观察世界的方法。谢有顺列举了曹雪芹的《红楼梦》等作品都是在封闭的空间里,以个人的经历及想象创造出伟大的作品。这表明了文学有它的特殊性和封闭性。“所以要理解或者说要读透中国文学,首先要知道,它本身是一门中国的学问。”谢有顺说道。

其次谢有顺又提出“文学即人生,人生即文学,文学即道义,道义即文学。”的观点。他认为中国的文学是和人生同构在一起的,是面对人生的一种方式。而“文学即道义,道义即文学。”即生活中基本的价值观是道义,是文学来提供和塑造的。忠、义、孝等价值观基本上由文学人物或者故事进行传导。读杜甫,读懂儒家的担当;读王维,读出佛家的寂静。借由文学的转化,思想也变得感性可亲。

接着,谢有顺谈到了如何读懂文学并研究文学这个问题。从文学研究的角度,他认为文学研究应是既有知识和材料,又要有生命的,义理、考证、词章三者不可偏废,如果文学研究只限于知识和材料,远没有进入文学研究的内在。“哪怕不知道红楼梦的作者是谁,以一种感悟力去感受作家所创造的生命,也能读到其中的韵味。”谢有顺说道。

再者,文学是当代的学问,“无论研究什么,假如没有当代的视角和感受,学问终究是死的。”谢有顺表示,真正的文学研究需古今并重,所有的学问本质都是当代学问,生处当代,应用当代。


在问答环节中,谢有顺还解答了该从什么角度对文本进行评论这一问题,他建议以“留意细节”、“对话时代”、“理解作者”三者合一的方式来进行评判。最后,谢有顺提笔写下“有无相生”四字,赠予协和学院文化产业系。

附件下载: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新闻网


上一篇:下一篇:
相关热词搜索:
 

相关新闻:

 

本网介绍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校内电话 |  诚聘英才 |  新闻投稿 | 
投稿地址 新闻热线: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新闻网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技术支持: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