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系:党建领航担使命 实干笃行促发展

近年来,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管理学系牢牢把握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聚焦“旗帜飘扬”党建工作品牌建设,在理论武装、组织建设、融合发展、服务社会、纪律保障等方面持续发力,书写党建与事业发展同频共振的精彩篇章,让党旗在教育教学一线高高飘扬。

深化理论武装铸魂工程,把稳发展方向盘。管理学系始终将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打造“专家领学+实地研学+情景践学”理论武装矩阵,通过形式多样的学习教育活动,筑牢师生信仰之基、把稳发展方向盘。一是专家领学。管理学系邀请校内外专家开展专题讲座,对党的创新理论进行深度解读,引导全系师生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二是实地研学。将理论学习课堂搬到红色教育基地,通过实地探访革命旧址、场馆等,开展沉浸式现场教学、互动式研讨交流,促使师生深刻感悟红色精神内涵,有效激发师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三是情景践学。围绕党的创新理论、红色革命历史、新时代伟大变革的生动实践以及先进典型事例等内容,组织拍摄“学习党的二十大奋进新征程”“初心筑梦 青春向党”“福籽同心爱中华”等系列微党课并进行展播,将理论学习内化于心、外化于行,2个作品入围福建省基层党建优秀视听作品大赛展播,3个原创短视频被学习强国、中国教育在线等媒体平台转载。

夯实组织建设强基工程,锻造先锋主力军管理学系对标新时代党建工作“双创”要求,以“抓规范-立标杆-强引领”为工作路线,扎实推进党支部建设,使之成为推动院系高质量发展的坚强堡垒。一是抓实制度规范建设。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组织生活制度,创新组织生活形式,挖掘热点亮点,增强组织生活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建立健全党建工作考核评价机制,将党建工作成效作为年度考核及党支部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考核的重要指标。二是实施“标杆支部培育计划”。遴选工作基础扎实的党支部作为培育对象,按照“七个有力”加强对党支部的指导,实施“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经验案例。教工党支部先后获批福建省、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并顺利通过验收,2024年10月入选福建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名单。星火党支部作为学院首批特色党支部,建设成效显著。三是强化示范引领作用。依托标杆党支部建设平台和成果,孵化出“爱心小家志愿服务队”“帮扶学生创新创业服务队”“新发展格局下企业创新管理研究科研团队”等品牌项目,推动党建与教学科研、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等方面的深度融合。近年来获省级高校“一融双优”基层党建工作模式典型案例1项,省级党支部工作“立项活动”优秀成果二等奖2项,省级“三个好”支部好案例1项、书记好党课1项,省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立项1项、案例1项,省级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典型案例1项。

推进融合发展赋能工程,激活事业新动能。管理学系着力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按照“强队伍-凝特色-出实招”的工作思路,扎实推动党建与事业发展同频共振。一是强队伍添动能。管理学系通过开展“管理实务大讲堂”“旗山论‘见’”学术沙龙以及“数智管理师资能力提升培训”等系列讲座与活动,组织教师赴乡村、企业调研,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教师中,4人入选“福建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和“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近三年,获院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2名教师获省级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2个教学团队先后获省级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三等奖;1个团队入选省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2门课程获评省级一流本科课程。二是凝特色出成果。教师党员带头开设“卓越创业孵化班”“直播带岗创新班”“短视频与直播运营创新班”“数智品牌与营销产业学院”等特色班,实施“伯乐计划”“扶摇计划”“星耀计划”“保利优才计划”“永升服务新锐计划”等特色培养计划,在促进学科专业发展、学生成长成才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2部教材获评省级本科优秀特色教材;1部教材获评省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个案例获评省级高校课程思政教育联盟优秀教学案例;1门课程获评省级高校就业创业金课;2门课程获批省级高等学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立项。三是出实招见成效。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在学生成长中的带头示范作用,通过实施“党员宿舍挂牌”“就业帮扶1+N”计划、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等,构建成长互助共同体。近两年,在高级别专业赛事中获国家级奖励17项、省级86项;在创新创业类赛事中获国家级奖励6项、省级23项;连续5年获评院“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深化服务社会实践工程,彰显党员新作为。管理学系以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建设为抓手,聚焦开展党建联建、提供教育服务、推动科技赋能、深化实践育人等四大核心任务,助力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一是开展党建联建。近三年,管理学系与福建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党委、福建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财金处党支部、寿宁南阳镇坝头民族村党支部、福州农商银行党支部、福州高新区物业管理协会党支部等15个党组织开展联学联建,交流经验,互相促进。二是提供教育服务。依托管理类学科优势,以专题讲座、技能培训、科普活动等形式,将“管理实务大讲堂”“管理志愿服务队”“管理教授服务团”等品牌活动开展到乡村、中小学、公益场所、企业,助力乡村振兴和区域教育事业发展。三是推动科技赋能。组建“新发展格局下企业创新管理研究科研团队”,开展有组织的科研,聚焦攻克“卡脖子”技术难题,积极推进校地融合,为地方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提供政策宣传、科技开发等服务,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近三年共13人次获批省、市、区科技特派员,2个团队获批市级团队科技特派员。四是深化实践育人。组织师生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调研实践、志愿服务、专业实习等活动,完善实践育人机制,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与发展咨询报告。近三年,9篇决策咨询报告获省级领导肯定性批示或被省级以上党政机构采纳。

涵养清风正气生态工程,筑牢廉洁防火墙。管理学系构建“法规解读+警示教育+文化浸润”三位一体工作模式,筑牢党员干部和师生的廉洁防线。一是做好法规解读。通过“三会一课”以及每学期的开学第一会、最后一会,开展《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教育部关于高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的指导意见》《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专题解读,提升全体教师和党员对条例法规的认知与理解。二是开展警示教育。以党纪学习教育、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契机,组织师生参观福建省党风廉政警示教育馆、榕城监狱(福建监狱警示教育中心基地)、观看典型贪腐案例警示教育片,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懂法纪、讲规矩、知敬畏、明底线,切实增强党性意识和廉洁意识。三是融入文化浸润。通过组织师生前往仓山区林浦村濂江书院、三坊七巷名人家风家训馆和历史人物勤廉馆、螺洲陈氏家风家训馆(陈宝琛故居)等地开展学习教育,组织师生参加“廉洁文化作品创作大赛”,营造崇廉尚洁的浓厚氛围,夯实廉洁文化根基,为事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