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系携手福建中医药大学举办各民族中医药材展示与特色疗法体验活动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3月26日下午,我系携手福建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药学院在协和学院星渚广场举办“星波作砚谱团结,百草为墨书大同”各民族中医药材展示与特色疗法体验活动。福建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党委副书记洪鸿麟、辅导员江东、康复护理教研室教师黄思敏,针灸学院副教授游世晶、药学院教师温秀萍,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主治医师杨慧敏、福州中德骨科医院副主任医师冯溢君,我系党总支书记苏秋红、团委书记李伟文以及两校学生代表共同参与本次活动。

 

 

身着壮族、苗族、回族、彝族、满族、独龙族、布依族、朝鲜族等民族服饰的学生志愿者们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他们通过服饰展示生动呈现了各民族的文化特色。在各民族代表性中医药材展区,连翘、鸡血藤、贝母、钩藤、绞股蓝、扶芳藤荆芥、牛蒡子等特色药材整齐陈列,配合专业人员的详细讲解,吸引了众多师生驻足观看询问。实物展示+图文解说的互动形式,参与者不仅直观了解到各民族对药材的独特应用智慧,更深刻感受到中医药文化的多元魅力。

 

 

活动现场,中医体验区更是人气高涨,福建中医药大学专业医师团队为师生们提供了把脉问诊、推拿按摩、耳穴埋豆等特色诊疗服务。在推拿按摩区,医师们手法娴熟地为体验者缓解肌肉疲劳;耳穴埋豆体验台前,师生们好奇地感受着这一传统疗法的独特效果。每位接受服务的师生都能获得医师一对一的健康评估和养生指导。“医生不仅帮我调理了肩颈问题,还根据我的体质给出了饮食建议,真的很实用!”一位体验完的同学兴奋地表示。现场的健康咨询台前也排起了长队,中医药大学的师生们耐心解答着关于亚健康调理、中医养生等各种健康疑问,为咨询者量身定制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抽象的养生知识变得生动可感,有效传播了治未病的中医健康理念。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凝聚着各民族的传统智慧,此次活动既是传统文化进校园的生动实践,也是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创新载体;既彰显了中医药文化的深厚底蕴,也为两校师生搭建了交流互鉴的良好平台。我系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引导师生坚定文化自信,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民族团结贡献高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