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工要闻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 首页  主页  学工要闻
我院以“五优五心”让“5·25”深入人心发表时间:2019-06-06    作者:林君苓    浏览量:2 次    分享到: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学生事务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推动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落地见效,对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和《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围绕立德树人,通过优良措施保障、优质资源汇聚、优美环境涵育、优秀文化滋养、优势团队支撑,构建“心”机制、创新“心”制度、强化“心”阵地、完善“心”渠道、建设“心”队伍,开展“5·25”心理素质拓展月活动,扎实推进心理育人工作,培育大学生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

优良措施保障,构建“心”机制

学院自2005年9月成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以来,不断加强顶层设计,创新教育方式方法,突出教育特色,全方位、多维度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学院党委副书记担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各系党总支负责人组成。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每年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院党委会、院务会、学生工作例会、政工干部学习会定期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费纳入学院预算。

在工作中,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切实加强对各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指导,努力营造和谐校园的积极氛围,确保大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先后制定了《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关于调整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的通知》《关于设立班级心理委员和宿舍心理信息员的通知》等多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

“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注重打造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亮点,加大提炼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特色,逐步形成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创新发展的品牌,提升工作成效。构建了院级组织协调,系级落实创新,班级开展活动,学生咨询解压的工作模式,让心理特色活动、信息反馈、工作研讨、危机干预顺畅运行。”院党委陈晓斌副书记介绍道。

优质资源汇聚,创新“心”制度

“当代大学生心理上较常出现人际交往、情感、职业发展与就业等方面的问题,辅导员是与学生走得最亲近的人,掌握心理学知识,提升自身的心理健康素质,掌握真诚、共情和积极关注等方法,对今后开展学生思想教育和心理健康指导工作都有所裨益。”学院学生事务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副主任吴真真老师在4月28日举办的“暖心同行”心理健康教育专题沙龙活动上说道。

在这场心理健康教育专题沙龙分享会上,心理咨询师、各系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站站长和辅导员们汇聚一堂,分别从认识心理工作、识别工作对象、探寻工作方法、营造校园氛围等方面共同探讨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通过举办沙龙活动研讨探索新方法、新途径,提升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已经成为学院的一道特色“加餐菜”。自学院实行二级管理以来,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开始下设管理学系、国际商学系、经济与法学系、外语系、文化产业系、信息技术系及国际教育学院等七个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站,各站设有一名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方向辅导员担任站长,并在工作中建设“学院-系-班级-宿舍”四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体系,构建以学生、各系为主体,教师、中心为主导,师生联动、部门联动、院系联动的心理健康教育运行机制,实现一体化心理育人合力。


优美环境涵育,强化“心”阵地

5月22日下午,管理学系2018级物流管理专业系林思怡和来自全院各系的班级心理委员、宿舍心理信息员和学生代表在一起参加了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举办的“敞开心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开放日活动。同学们逐个参观了中心文化长廊、沙盘治疗室、心理咨询室和心理放松室等功能室,参与了团体沙盘活动、体验了智能身心反馈训练系统、并进行了网上心理健康测评。

“在中心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了解了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主要工作、心理咨询的预约流程和预约方式,更加理性地理解心理咨询,消除对心理咨询的误区,通过这个活动我们发现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其实是个‘宝库’,以后遇到心理困扰的时候更加愿意来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寻求老师们专业的帮助。”林思怡说道。

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经过几年的建设,现设有心理测评室、沙盘治疗室、团体辅导室、心理放松室、心理咨询室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门场所,并配备了心理测量工具、软件、书籍音像等教育产品。中心日常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心理素质拓展、心理测试、心理书刊阅览等服务,辅导和帮助学生解决各种心理困扰,增强适应能力,提高心理素质。

除此之外,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在学院主干道、学生宿舍区、教学区设有宣传栏,“认识你自己”“如何调整情绪”“向考试焦虑说再见”等主题心理知识普及内容每月定期更新。而设在宿舍楼榕苑13号楼2楼的心理活动室,经常传来同学们互相放声疗愈的美妙歌声,这里已经成为了同学们放松心情,朋辈间相互给予心理安慰、鼓励和支持的心理交流活动场所。

优秀文化滋养,完善“心”渠道

一个大咧咧的“差不多”小姐,一个家境优渥却没有主见的漂亮女生,一个人见人爱的“讨好型”姑娘,一个勤奋努力却自卑的女孩,故事里的四位女生宿舍成员因为性格特点不同,彼此摩擦彼此碰撞,最终从表里不一的关系逐渐磨合逐渐信任。外语系选送的校园心理情景剧《棱角》一经在舞台上展演,就引发了现场观众的强烈共鸣,最终获得了福建师范大学第十五届校园心理情景剧二等奖。

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充分利用优秀文化资源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氛围熏陶,用多彩的文化滋养有灵魂的教育,着力推进校园心理健康教育多渠道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学院连续16年举办“5·25”心理素质拓展月活动,进行心理知识展播、广场心理咨询、心灵大释放、心语心墙,营造人人感受人人参与的氛围;连续6年举办校园心理情景剧大赛,将宿舍矛盾、心理效应、亲子关系等搬上舞台,让大学生演绎身边的故事,将被动宣教改为主动参与,提高了观众对心理情景剧的认同感和带入感,唤醒大学生的心理保健意识;连续6年举办心理素质拓展赛,根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要主题,如校园适应、人际交往、兴趣管理、自我意识等设置相应的关卡,让学生在闯关过程中体验活动的乐趣,感悟大学新思考,增强大学生心理弹性。

在协和学院,五月的关键词之一就是“心理健康”。今年,2018级所有班级同学迎来了一堂特殊的主题班会课。透视压力、人际交往小攻略、关注心灵成长、大学生恋爱观……这些围绕着大学生学习生活方方面面的主题,在班会课上同学们用游戏、辩论、海报、电影、书信等方式一起探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疑惑,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彼此间的了解,提高关注心理健康意识。


优势团队支撑,建设“心”队伍

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高度重视班级心理委员和宿舍心理健康信息员的力量,以班级和学生宿舍为支点,发挥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和活动中的主体性作用。2018年11月,来自学院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91名同学拿到了一本特殊的荣誉证书——“福建师范大学第十五届班级心理健康宣传员和首届朋辈心理辅导培训证”。通过对班级心理委员和宿舍心理健康信息员的专业培训,经他们多向沟通,向朋辈队伍深入,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能及时快速了解学生群体的心理动态与危机,有效解决心理困扰、化解危机,真正实现了大学生“助人自助”的自我教育目的。

在协和学院,还活跃着“心理健康协会”这一专业化社团组织,本着覆盖面广、参与度高、互动性强的原则,在校园内广泛开展具有心理特色的活动,成为营造关注心理健康氛围的重要队伍,也是排解大学生心理困扰的自助互助组织。

另外,学院目前共有7名专兼职心理咨询师,5名国家二级心理师,10名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定期开展心理健康专项能力提升培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团队的专业化、全员化、自助化水平,形成了一支工作热情高、业务能力强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

    多年来,协和学院学生事务部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整合校内资源,构建了心理咨询、团体辅导、课外活动、心理测试、危机干预五大服务内容,以培育大学生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为重点,扎实推进心理育人工作,助力学生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