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首页
2025年07月31日 星期四
公告:
首页>>部系动态
国际教育学院赴屏南县探索四平戏非遗传承新路径

来源:国际教育学院     撰稿:徐靖怡 张子钰     摄影:协和新闻网     责编:协和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5-07-15    

72日至4日,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国际教育学院“荣光”实践队46名师生走进屏南县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助力激活非遗文化传承新活力。

71日,实践队前往龙潭村四平戏博物馆。在四平戏国家级传承人陈秀雨的指导下,金融学专业学生与福建师范大学海外教育学院菲律宾留学生共同学习四平戏技艺。随后,实践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将金融防诈知识与传统戏曲艺术相结合,创编防诈主题短剧《四平戏里话防骗》,探索非遗文化创新传承新路径。

72日,实践队在龙潭村戏院上演《四平戏里话防骗》首演,将防金融诈骗知识创新融入戏曲演出。现场,实践队为留守老人和儿童发放防诈手册、四平戏脸谱文创产品,并为当地留守儿童开设双语人民币识别课堂、组织防诈华容道游戏,切实筑牢乡村金融安全防线。

活动前期,团队还与屏南龙潭四平戏剧团、龙潭村党支部共同开展专题学习研讨及共建签约,深入走访村民游客收集非遗传承建议。

74日,为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实践队赴屏南县仙山学习馆开展红色研学活动。队员们运用四平戏“一人主唱、众人帮腔”的独特表演形式,现场表演抗战主题剧目。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陈志平为师生们带来一节意义非凡的思政课,他强调,青年用戏曲重现历史,让红色基因可感可触。

实践期间,实践团队创新运用新媒体传播方式,将短视频直播创作融入国潮元素,通过“见人见物见生活”的非遗活化实践与实时在线演绎“戏曲+防诈骗”的创新形式,为四平戏的活态传承注入青春活力。同时,实践队还组织《习近平文化思想实践案例选编》读书分享会及“乡村振兴中的文化自信”英语角,引导学生用双语探讨屏南文创案例。

此次实践活动通过校地合作、学科交叉、中外联动的创新形式,拓展了非遗传承的现代表达方式,同时也为高校服务地方文化建设提供了新思路,让四平戏这一古老艺术在青春创意与传统智慧的碰撞中焕发出新的时代光彩。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新闻网


相关热词搜索:
 

相关新闻:

 

本网介绍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校内电话 |  诚聘英才 |  新闻投稿 | 
投稿地址 新闻热线: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新闻网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技术支持: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