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9日,环球时报报道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外语系“开心课堂 七彩假期”实践队深入南屿镇旗山文城社区,举办“传承‘二七’精神 培育时代新人”红色课堂活动。此次活动融合外语专业特色与红色文化教育,为社区青少年带来一堂特色思政课。
原文转载如下:
7月4日,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外语系“开心课堂 七彩假期”实践队深入南屿镇旗山文城社区,举办“传承‘二七’精神 培育时代新人”红色课堂活动。此次活动融合外语专业特色与红色文化教育,为社区青少年带来一堂特色思政课。
课堂以福州闽侯籍革命先烈林祥谦的壮烈事迹为核心。“头可断,血可流,工不可复!”历史中的铮铮誓言,与“Workers unite with courage and wisdom, fearless in sacrifice for justice!”的铿锵英文宣言在课堂中交相回响。外语学子发挥专业所长,将革命精神转化为跨越语言的感染力,引导孩子们在双语情境中感悟林祥谦烈士坚定信仰与无畏牺牲,让“爱国”的种子在年轻心灵中扎根萌发。
“1905年京汉铁路(原名卢汉铁路)建成时,这块京汉铁路告成铁碑以中法双语记载铁路竣工史实。现存于武汉二七纪念馆和中国铁道博物馆。它既体现铁路工程技术成就,也折射出清末列强攫取筑路权的历史背景。”实践队队员曾鹭玲讲解道。
体验式教学是本次活动的最大亮点。实践队员创作红色情景剧本,带领社区孩子化身“小勇士”,在模拟林祥谦领导工人运动的场景中亲身体验危机决策,深刻理解“二七精神”中团结、勇敢、智慧与无畏牺牲的内核。当全场在队员引领下齐呼“勇敢!智慧!团结!”时,百年前革命者的坚毅光芒,转化为新时代少年眼中跃动的正义之火。
这场“红色教育情景剧”的创新实践,是外语学子对“大思政课”理念的回应:以“外语+”的专业优势赋能社区教育,构建起从高校到社区的思政教育链条。通过寓教于行的沉浸式体验,让抽象的革命精神化为青少年可感可知的行动力量,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贡献了青春方案。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成功的社区服务,更是一堂铸魂育人的精神洗礼。未来,福建师大协和学院外语学子将以信仰为指引,持续探索创新思政教育,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在民族复兴的征途中点亮更多青春的理想之光。(通讯员:姚强、陈晓凤、李欣莹、邓鸿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