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首页
公告:
首页  媒体协和
福建教育微言:媒体聚焦 | 看“专新精特”如何成就“闽派”思政品牌

来源:福建教育微言     撰稿:     摄影:协和新闻网     责编:协和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5-01-14    

1月4日,福建教育微言报道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师生聆听古田会议纪念馆馆长进校园开讲场馆思政课大思政课牢牢把握时代变化规律和学生特点,让思政课活起来、实起来、暖起来

原文转载如下:

专精特新对于企业而言为何举足轻重?因为它是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也是国家竞争力的生动体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何强调思政为先?因为它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根基,惟有铸魂育人、立德树人,才能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在福建,以专新精特理念打造的独具地方特色的闽派思政品牌引发全国关注。

今年5月,在北京召开的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推进会上福建作交流发言,10月,由国家教材委员会办公室主办的习近平总书记地方重大实践与重要论述进课程教材经验交流会在福建举行。

蕴涵于闽派思政品牌的专新精特,对于铸魂强师恰如浇花浇根,育人育心

一说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专业的思政师资是锻造思政引领力的重要引擎。福建为此推出的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有力助推思政课的教师们在高素质专业化的道路上奔赴前行,赋能他们做大先生、教大学问、育大英才

在全省范围内,省教育厅开展思政课名师好课送教和大练兵活动,出台对思政课教师培训研修、科研绩效的激励政策,帮助他们夯实理论功底、涵养优良品质。同时,该厅提出的三个支持也极具战略意义。

支持由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的厦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分别牵头闽西南、闽东北两大片区,深化构建校地联合的研学共同体,吸纳周边地区和相关单位联手开展大思政课实践教学。

支持各高校依托自身学科和人才优势,自主设计大思政课的实践路径,面向周边中小学生开展冬夏令营主题研学活动。

支持高校建立专职思政教师教学、辅导员两项补贴制度,鼓励他们参与全国及省级的各类评选奖项,争当名师名嘴

目前福建共有29项思政类成果获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奖;52名教师在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全国中小学思政课基本功展示活动中获特等奖;22个思政课名师工作室获国家级、省级立项;47名思政课教师获全国、全省优秀教师荣誉。福建思政铁军感受身边的榜样力量,他们对思政教育充满归属感、责任感和自豪感。

二说闽派思政品牌的守正创新,真真切切地体现在福建教育部门所倡导的三个让

让新思想触手可及。省教育厅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要求全省高校全面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引导学生感悟党的创新理论的实践伟力,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

在此基础上,全省各校建立完善党委书记、校长一把手抓思政工作机制,实现大思政工作格局纵向衔接、横向贯通,推进思政小课堂社会大课堂密切联动,把新思想作为红线主线贯穿于思政教育全过程全链条,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

让领袖故事家喻户晓。省教育厅组织编写《追寻足迹 感悟思想》大中小学版系列丛书,开展追寻领袖足迹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尤其是筼筜湖、下党乡、三坊七巷、武夷精舍、古田会议会址等这些耳熟能详的充满领袖故事的地方,成为思政育人的鲜活教材,充满感染力的教学现场。

行走的课堂点亮八闽。2023年,由省委宣传部、省委教育工委精心组织的行见八闽大思政课研学实践圈试点建设正式启动。

参与此项活动的厦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等一批高校深入挖掘朱子文化、侯官文化、海丝文化、嘉庚精神、闽人智慧等资源的育人内涵和时代价值,建好用好12个国家级、96个省级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带领全省2.5万多支实践队、百万余名大学生投身社会实践,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福建大思政课实践育人新范式。

三说闽派思政品牌所追求的精细化,发力的重点在精品课程、精品路线、精准目标三个层面。

福建实施一体化精品课程建设计划,遴选1000堂大中小学思政精品课,建设全国高校思政课手拉手集体备课中心,深入开展思政课教师大练兵交流展示活动,选择支持30个思政课名师工作室,选聘校外先进人物担任思政课特聘教授和实践指导教师,措施有的放矢,全省一批批思政金课和亮眼成果脱颖而出。

同时,他们打造了一批研学精品路线,将福建党史事件多、红色资源多、革命先辈多的独特优势转化为大思政的地方优势,提供具有福建特色的菜单式资源图谱,建立跨地区、跨学校、跨学段的共研共学机制,推进思政研学连点串线、连线成圈 

在树立思政育人的精准目标方面,福建大思政课牢牢把握时代变化规律和学生特点,让思政课活起来、实起来、暖起来。由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主办的开学家长第一课,围绕温暖集体的话题将思政内容融入其中,全省在线观看直播师生及家长逾300万人次。思政育人从包干责任田育人共同体,实现了教材课程、校内校外一体化,为思政课堂增添新内容,为思政教育注入新动力。

四说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17年半所留下的宝贵的思想财富成为福建的思政富矿,他们用好《习近平在福建》系列采访实录和《闽山闽水物华新——习近平福建足迹》等特色资料,将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的重要理念和重大实践编入《追寻足迹 感悟思想》大中小学丛书等特色教材,书中那些发生在福建大地上的真实故事,极大增强了思政课的亲和力、感染力,也让思政教育富有福建特色

习近平同志在闽工作期间多次到宁德师专(现宁德师范学院)、闽江职业大学(现闽江学院)、福建师范大学、福州大学等学校考察调研,为师生作形势政策报告。

追寻总书记的足迹,福建省委、省政府领导传承和弘扬优良传统,带头赴高校讲授思政课。近五年来省领导累计上思政课100余场,各级领导干部累计上思政课5000余场。今年6月、11月,省委书记周祖翼、省长赵龙分别到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为师生讲授思政课,共同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对此根本问题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新征程新福建思政教育呈现的新气象新作为,正是福建省委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具体体现,以专新精特为地方特色的闽派思政品牌赋能新福建加快培养时代新人。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新闻网


上一篇:下一篇:
相关热词搜索:
 

相关新闻:

 

本网介绍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校内电话 |  诚聘英才 |  新闻投稿 | 
投稿地址 新闻热线: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新闻网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技术支持: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