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首页
公告:
首页  媒体协和
【光明网】史伟明:非遗符号的现代性转化 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来源:光明网     撰稿:     摄影:协和新闻网     责编:协和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4-12-30    

非遗符号的现代性转化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来源:光明网     2024-12-28)

党的二十大报告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强调要扎实推进富裕,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蕴含的文化符号是理解乡村社会文化基因和发展脉络的关键。福建省的乡村振兴实践,以“文化铸魂守乡愁,文旅融合促发展”为核心理念,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发展道路,通过深入挖掘和活化八闽文化(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海洋文化等)的多元地方特色文化,并将其创造性地融入乡村发展的各个环节,有效激发了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以福建模式为例,本文通过深入探讨非遗符号在现代性进程中的转化及其对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的激发,聚焦文化共创在平衡文化遗产保护和商业开发与推动文旅融合的实践经验,以期为中国更广泛的乡村振兴提供具有实证意义的理论借鉴。福建乡村振兴的“文化共创模式”充分挖掘其深厚的闽南文化底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引领的生态文明以及独特的侨乡文化优势。在保护和利用文化遗产方面有其独到之处,通过文化旅游和非遗传承形成了一套可持续的乡村发展模式。与其他省份相比,福建在传统文化保护和活化方面做得较为突出,但在市场化运作、创新发展方面可能需要借鉴浙江的经验。对于江西,福建可以学习其在红色文化资源利用方面的经验。

近年,研究深化至社会和环境价值,强调社区参与和数字技术应用。国内外学界普遍认为,文化共创通过游客参与、社区互动和品牌建设,有效促进文化遗产保护和文旅融合的可持续发展。福建乡村振兴模式,通过深度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开拓文化共创视域下的非遗符号多模态转现代化,成为乡村振兴的典范。

非遗符号,包含着物质文化符号、行为文化符号和象征文化符号,在文化共创的符号转化中的体现着不同的作用机制。文化共创,并非简单的单向“合作”,而是一种基于地方性知识和文化自觉的深度参与、共同创造的文化生产模式。它强调不同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原住民、传承人、政府、企业、专家学者、游客等——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共同挖掘非遗的文化价值,创新其表现形式,并分享其发展成果,从而实现文化资源的社会化利用和价值再造,构建起多主体共享、共建、共赢的乡村发展新格局,形成乡村振兴发展共同体。

物质文化符号的活化与创意产业共融的兴起。福建省在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创新方面积累了丰富实践经验,体现了其“文化铸魂”的战略导向。这些传统技艺,如德化陶瓷、惠安石雕、寿山石雕等,融合了现代设计理念,拓展了产品功能、创新了营销模式,实现了物质文化符号的创造性转化和活化利用。在这过程中,文化共创在其中起了关键性意义,设计师、传承人、企业、政府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产品设计、品牌打造和市场推广,形成了“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生态,一方面提升了传统工艺的文化附加值和经济价值,另一方面也推动乡村创意产业的兴起。以德化陶瓷为例,产品不再固守传统的日用器皿形态,更发展出兼具文化创意和艺术价值的文创产品,深受市场欢迎,成为地方文化自信的有力象征,并带动当地就业和农民增收。

行为文化符号的展演与体验经济的构建。福建乡村拥有丰富的民俗节庆活动,如妈祖信俗、闽南宋阵戏、客家美食节等。这些行为文化符号蕴含深厚文化底蕴,是“守乡愁”的重要载体。福建省创造性转化传统节庆活动,探索“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模式,提升观赏性和参与性,打造吸引力的文化旅游产品。妈祖文化旅游节等活动吸引海内外游客,促进旅游业繁荣。当地居民、文化机构、旅游企业等共同参与,提升了文化和经济价值,增强了社区文化认同感。

福建的红色文化和海洋文化的精神标识。通过挖掘和创新传播这些象征文化符号,弘扬爱国主义、艰苦奋斗和海洋开拓精神等核心价值理念,体现了文化“铸魂”战略。红色主题文艺作品、文化遗址公园、海洋文化研学旅游线路等,让象征文化符号焕发新生命力,凝聚人心。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文化共创模式推动了文化价值传播。福建模式证明,文化自信是乡村振兴的根基,激活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能凝聚人心,注入内生动力。

将文化共创的视角置于文化遗产商业化和文旅融合的理论辩论中进行审视,可以清晰地发现其在平衡文化保护与商业开发、促进文化可持续发展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优势。福建模式的成功实践在于其并非简单地将文化进行初级商品化,而是通过深度的文化共创,将文化的核心价值深度融入到旅游产品和服务之中,从而实现了文化价值与经济效益的良性互动和共同提升。

文化遗产商业化的适度性与文化共创的规制:长期以来,学界对文化遗产商业化可能引发的过度开发和文化真实性消解等问题,存在诸多担忧。文化共创模式强调多元主体的平等协商和利益共享机制,能够有效避免单一主体对文化资源的过度攫取和可能出现的商业化滥用现象。通过构建多方参与的民主决策机制,可以对文化遗产的商业开发行为进行有效规制,确保商业开发活动在充分尊重和保护文化遗产的前提下审慎进行。例如,在创新开发非遗旅游产品时,可以积极邀请非遗传承人、文化领域专家、社区居民代表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构建乡村振兴共同体,对具体的开发方案进行多维度评估和充分论证,从源头上确保各项开发活动能够切实符合文化遗产保护的内在要求。福建的实践经验启示我们,文化活化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举措,但必须始终坚守适度性原则,有效防范过度商业化可能对文化本体造成的潜在侵蚀。

文旅融合的深度与文化共创的驱动:文旅融合被普遍认为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战略路径,但如何才能真正实现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有效避免“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浅层次融合现象,是当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文化共创为破解文旅融合难题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方法论支撑。通过积极鼓励文化机构、旅游企业、当地社区居民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旅游产品的设计、深度开发和规范运营,可以将非遗符号更有效、更精准地融入到游客的旅游体验之中,从而显著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和市场吸引力。例如,可以创新开发以非遗传统技艺体验、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表演、地方特色传统美食制作等为核心吸引力的深度体验旅游产品,让游客在沉浸式参与互动的过程中充分感受非遗的独特魅力。福建模式的成功经验充分表明,文化赋能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通过深度的文旅融合,可以将丰富的文化资源创造性地转化为独特的经济优势,进而实现乡村经济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文化可持续发展与文化共创的保障: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并非是静态的保护,而是一个动态的、需要不断进行创新和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过程。文化共创模式通过充分激发多元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文化遗产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通过将非遗符号创造性地融入当代生活,开发出具有广阔市场潜力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可以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可持续传承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最终实现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文化共创下确保文化遗产的代际传承。福建模式的成功实践也充分得益于其对文化人才的高度重视,无论是本地文化人才的系统培养还是外部高素质人才的积极引进,都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这深刻启示我们,人才是乡村文化振兴最为关键的核心要素。

数字技术为文化资源的创新传播、共享和创新提供了平台。未来研究可探索如何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等技术,创新非遗传承方式和传播途径,拓宽传播范围和影响力。建设非遗数字博物馆、在线学习平台、沉浸式虚拟体验项目等新型文化传播载体,让更多人了解体验非遗。构建开放高效的文化共创平台,促进不同主体深度互动合作,提升文化共创效率和覆盖范围。例如,研究利用区块链技术保障非遗知识产权,利用人工智能辅助非遗技艺传承创新。同时,需关注数字技术应用带来的数据安全、文化霸权等潜在挑战。

乡村振兴关乎文化传承与社会进步,置于国际视野下,文化输出蕴含巨大潜力。乡村振兴的国际化是双向过程,既是输出,也是吸收学习。通过国际文化交流,乡村能在经济、文化认同、社会认可和全球影响力方面获得提升,实现文化复兴与可持续发展。福建省在乡村振兴和文化输出方面积累了经验,通过“中国(福建)-东盟乡村振兴合作论坛”等平台展示成果,通过武夷山国际茶文化节、泉州南音国际交流项目推广传统文化,与以色列合作提升农业科技水平,福州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吸引国际关注,参与农业援外和南南合作提升国际知名度。这些案例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借鉴。

福建模式证明,非遗符号的现代性转化与扎实的文化共创是激发中国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的有效路径和关键举措。它展现了文化遗产的巨大价值和发展潜力,揭示了文化力量在推动乡村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未来应继续深入探索文化共创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路径,完善支持文化传承创新的政策体系,激发全社会参与乡村文化振兴的热情和活力,以更坚定的文化自信和务实的创新举措,绘就更加绚丽多彩的中国乡村振兴画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作者:史伟明,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新闻网


上一篇:下一篇:
相关热词搜索:
 

相关新闻:

 

本网介绍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校内电话 |  诚聘英才 |  新闻投稿 | 
投稿地址 新闻热线: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新闻网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技术支持: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