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首页
公告:
首页  媒体协和
【光明网】钟福连:提升国际传播效能 推动中华文化出海

来源:光明网     撰稿:     摄影:协和新闻网     责编:协和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4-08-10    

提升国际传播效能推动中华文化出海

来源:光明网     2024-08-09

文化关乎国本、国运,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对“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作出战略部署,要求“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202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时明确提出“七个着力”,其中一个便是“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新时代,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并对此作出全面部署。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关键在于增加受众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增进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这也是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基本趋势。近年来,中华文化出海成绩斐然,语言与经典文学结合彰显出时代美感、非物质文化遗产茶技艺展示着跨越国界的穿透力、文化产品在海外圈粉无数,迸发出新活力。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需要国际传播塑造扎根中国大地、文化软实力增强的现代化形象,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及其蕴含的中国精神、中国力量。

以文载道,激活传播的内容活力

文化的对外传播,是让其他文化不断了解、理解自身的过程。由于文化的差异性、海外媒体报道的片面性等原因,外界对中华文化存在一些误解,造成了“有理说不清”“说了传不开”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有本事做好中国的事情,还没有本事讲好中国的故事?我们应该有这个信心!归根到底,我们要讲好中华文明故事,构建国际话语权。这就需要深挖传播内容,增进海外受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增强中华文化感召力,理直气壮地向世界宣介凝聚中国精神以及内蕴中国智慧的中华文化。

一方面,要做好战略规划,创作文化精品。中国式现代化是古老文明的赓续发展,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要着眼于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从落实推动中华文化出海的顶层设计入手,通过提炼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来制定规划,推动中华文化与现代生活相融相通。坚持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宣传当代文明,着重在文化产品、非遗传承等方面打造中外贯通的新表达、新概念,产出高质量的文化精品力作。

另一方面,要坚持中国叙事,展示中国形象。要消除因文化差异造成的误解,就有必要正确解读中华文化蕴藏的丰富内涵,展示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这要求我们把握国外受众的阅读习惯、生活特性、文化心理等,学会找准受众共情共鸣的切入点,让他们听明白、听进去,在讲好中国故事中推进中国声音的全球化与分众化表达。具体而言,要坚持具象叙事,如用生动的案例、翔实的数据、丰富的实践等,讲清楚中华民族宏阔广博的文明观念、讲明白中国共产党推动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历程、讲透彻中华文化的思想精髓,增强中国表达的亲和力、针对性。

以文传声,汇聚传播的渠道合力

强化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影响力、感染力,不仅需要发挥传统的载体优势,还需要伴随数字技术革新和升级迭代,让中华文化搭乘“科技”这辆快车,跨界融合,打造出青春又不失厚重的文化新业态,使其内容蕴涵与外显形式更灵活生动、可触可感。从而集结合力,在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中塑造多层次、多主体、具有中国特色的海外传播格局。

首先,要利用海外华文媒体力量。海外华文媒体是传播中华文化、促进中外交流、联系华人华侨的传统渠道、重要桥梁。它包括报刊出版物、网络传播媒介等,而后者作为一个超越时空和地域的媒介,将全世界用户连接成了一个大的文化圈。为此,要着力制作丰富多彩的信息,并采用引人入胜的表达方式;密切关注中国的发展,推进互动式话语表达方式的开拓创新。例如,深入开展双语出版研究,对西方媒体的扭曲报道予以有力有效的批驳,维护中国在国际舆论中的形象。

其次,要凸显民间外交优势。促进民众、企业等主体的参与,譬如鼓励各领域专家学者、社会团体、个人,通过国际论坛、海外经贸交流、旅游等方式直接鲜明地讲好中华文明故事;主动为在华外籍人员搭建交流渠道,增强情感互通,将“自己讲”和“别人讲”相结合。

再次,要助力汉语国际化推广。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传播过程中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就是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强势及英语的语言强势。中华文化所依托的语言——中文,理应在全球范围内大力推广。因此,要通过“一带一路”建设,优化世界范围内的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的分布格局、传播成效,在沿线国家和地区优先大面积推广汉语国际化教育。

最后,要驾驭数字传播技术。要将中华文化背后的故事进行虚拟现实展示,发挥自身多点多向的互动传播功能,增强信息传播的时效性、实效性;树立融媒体式传播思维,捕获国外受众对了解中国和中华文化的需求,通过优化算法推荐等策略对症下药,力促中华文化资源在全球的数字化共享。

以文化人,挖掘传播人才潜力

当下,我们正处于数字时代向数智时代转型的关键期,“人人皆媒”。推动中华文化对外传播是一项综合性的长期工程,需要练好内功,打造一支具有全球视野、通晓传播规律、具备专业素养的人才队伍。

其一,要提升侨界青年的人际传播能力。作为“行走的文化符号”,留学生、华商等海外华人是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助力者。依托海外华人分布广泛、语言优势、当地生活经验等特质,可以充分挖掘、利用他们身上携带的文化基因,促进中华文化的正向传播,并引导海外侨胞通过日常生活习惯、着装打扮等“身体在场”形式,讲好中华文明故事。其二,要夯实高校青年的中华文化素养。聚焦学科特色、紧扣专业优势,建设国际传播人才培训基地,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扩充知识储备、提高人文素养,增强他们用不同语言讲好中华文化的能力,进而锻造传播的生力军。其三,要培育跨文化交际人才。正视能在国际事务中胜任跨文化交际的人才仍然较为紧缺的现状,夯实传播人才外语能力、文化理解能力、媒介技术能力等跨文化交际沟通能力,培养通晓国家事务、国际规则又精通外语的人才;依据目标受众的文化背景,打造政府引领下的高水平翻译团队,增进学术共同体、智库、媒体的协同作用;兼顾传者、受传者的文化,规避中国文化产品在走向世界时对中华文化的承载不足、凝练不够充分,喜欢用英文名称使之混同于西方产品而难于辨识等现象。

以文创境,展现文化传播的时代魅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多姿多彩、发展道路多元多样,这是世界应有的样子。中华文化自古兼容并包、追求“和而不同”,为中国坚持合作共赢、文明互鉴提供了根本遵循。提升中华文化传播力、影响力,离不开我们以开放包容的胸怀与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奋力营造“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国际舆论生态。

首先,要秉持共存共融的价值理念,增强文化共识。“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文化具有兼容性和开放性,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共存共融。一方面,要立足中国大地,用文明交流互鉴理念来阐释中华文明始终秉持的求同存异、和谐共生等精神特质,诠释其悠久历史和人文底蕴。正如我国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人类共同价值等重大理念,可从中华文明蕴含的和平、和睦、和谐等思想中找到答案。另一方面,要面向世界传递“亲仁善邻、协和万邦是中华文明一贯的处世之道,惠民利民、安民富民是中华文明鲜明的价值导向”,弘扬“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的文明观,勾勒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美好愿景。

其次,要强化学术交流,凝聚当代价值。随着世界范围交往实践的深入,各个民族、国家已成为命运与共的共同体,需要各方凝聚文明共同进步的共识。以大历史观、大文化观、大时代观视角传播中华文化,持续“请进来”“走出去”,在“一言一行,一趣一味”的交流与对话中,向全世界展示中华文化所有过的辉煌、所具备的独特意蕴。

最后,要抓住传播契机,加强情境体验。利用中国传统节日、民族特色节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创设展示和体验的场域,让海外受众身临其境地体悟中华文化的独有魅力并产生辐射效应。

(福建省社科基金研究阐释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精神和文化传承发展重大项目“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福建实践研究”(FJ2024Z003)的阶段性成果)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新闻网


上一篇:下一篇:
相关热词搜索:
 

相关新闻:

 

本网介绍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校内电话 |  诚聘英才 |  新闻投稿 | 
投稿地址 新闻热线: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新闻网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技术支持: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