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首页
公告:
首页  媒体协和
《福建日报》理论周刊求是版刊发杨林香院长理论文章《侯官文化研究的时代价值》

来源:福建日报     撰稿:杨林香     摄影:协和新闻网     责编:协和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3-12-05    

12月5《福建日报》理论周刊求是版刊发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院长杨林香教授文章《侯官文化研究的时代价值》

原文转载如下:

侯官文化是一种历史进程中不断生长、调适的思想文化潮流。这一思想文化潮流的形成,与福建的历史地理、区域文化和地方人物具有重要的联结,是不断汇聚的集体群像。侯官文化是一个复合体,其中人物内容庞杂,观点和而不同甚至对立冲突,是一个开放、多元和发展的体系,具有在时代巨变中勇立潮头的先进特质。

◆共识与争鸣:侯官文化定位、溯源与特质

侯官文化是基于福建独特地理区位和人文环境,在漫长的历史积淀中产生的文化现象。虽然侯官文化源远流长,但是其异军突起,是在近代深刻的民族危机中,一时间林则徐、沈葆桢、严复、林泰曾、叶祖珪、林觉民等群星璀璨。“晚清风流出侯官”,对具有鲜明时代印记的个体或者群体的思想研究,凸显心系家国、开眼观变的侯官文化在近代中西文化剧烈冲突中的应对与特质,汇聚成文化图谱,具有独特的价值。

侯官文化的形成,有其三山面海、偏安一隅的独特地理位置的影响,也有多次中原移民入闽、文化交融的原因,还有移民渡海、垦荒海外的文化碰撞的回响。侯官文化作为文化吸纳、文化传播的联接点,有其独特的文化孕育、发展、传播的网络。从地缘、血缘、学缘、文缘等多角度、多元的溯源研究,形成侯官文化的立体图景。

在多元研究中,必须坚持文化研究的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坚守和目标导向。经济、政治的繁荣带来文化的繁荣,晚清侯官文化大放异彩,这与福建、福州当时所处的独特历史机缘有密切联系。近代福州经济、社会深刻变迁,同时又面临西学东渐、国家危亡的深刻冲突,为侯官文化的异军突起奠定基础。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科学阐释侯官文化的源流,是今日学人之责。

以革新为目的的文化批判与重建,是西学东渐后中西文化剧烈碰撞后的文化自觉和觉醒,是侯官文化特有的精神文化特质。

◆挖掘与重塑:侯官文化研究的“源”与“流”

文化研究必须解决历史与现实、共性与个性的问题。对侯官文化研究的核心目标之一,是揭示其能够裨益今人、滋养未来发展的深层根脉。

揭示与近代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先进性内核。

晚清,在经济、政治、文化的剧烈变动中,新的文化开始躁动孕育。林则徐被誉为“睁眼看世界第一人”,其中体西用观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吸纳西方现代因素的一种尝试。戊戌变法企图以“西体”来改变“中体”的根本政教法度。“中国西学第一人”严复通过译介诸多西方哲学、社会学、伦理学等现代思想,将其中国化,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新观念,是对“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彻底否定,这种革命性的主张在当时振聋发聩。

侯官文化的先进性,体现在敏锐感知时代巨变,在经济、政治、社会发展临近质变的关头勇立潮头,以新的文化特质为时代发声,为新的力量赋权。近代侯官文化的发展与开埠之后福建先进机器化大生产的引入与曲折发展相适应,是在当时先进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基础上产生的先进文化的代表。晚清现代性的工业经济,与落后的自然经济条件下的个体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相比,代表了先进的生产力。在频繁的下南洋、移民海外垦荒过程中,侯官文化精英与同时代的人相比,具有更开阔的国际视野和更为频繁而持续的中西文化交流。

明晰与救亡图存民族复兴相呼应的价值取向。

侯官文化的内核是以家国天下为关注要点,以利国利民为价值导向的先进文化,是对近代民族危亡、列强侵略形成的外发型现代化的刺激回应。无论是洋务派“自强”“求富”,学习、利用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挽救清朝统治的自救运动,还是维新变法,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或是以林觉民为代表的黄花岗烈士,在三民主义指导下进行的轰轰烈烈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不同阶级、群体各有其历史局限性,基于不同的政治立场、不同的道路选择,却有其图强救国的共同之处,在历史前进的洪流中形成接力的群像,形成立体的侯官文化图景,推动救亡图存成为全民族的自觉选择。

探索文化激荡融合中的层叠积淀与创新再造。

近代思想文化发展,中体西用等是在传统文化根基上,适应社会新的要求,融入异质新事物,新增或者嵌入新内容,是“以旧为主”的发展。另外一种发展思路,是外来文化在保持其核心内容上,嫁接、融入传统因素或者改变其形态,以适应原文化和当地国情新要求,是“以新为主”的发展。侯官文化的融合不是简单重叠,而是糅新入旧,生成新的特质或者部分,进一步充盈自身的思想体系。侯官文化海纳百川的包容性,使文化变革与会通融合,推动文化更新。新的元素、新的理念不断融入,使侯官文化兼收并蓄、择善而从,不断更新创造。

◆传承与创新:新时代侯官文化研究的不竭动力

新时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创新发展,既要对传统文化去粗取精,保持文化的民族特性,以增强民族自信心,又要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滋养新的文化形态,正确处理好文化的时代性和民族性问题。

为构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注入有益资源。

侯官文化作为一个亚文化体系,具有区域性与普遍性结合的特质,又在中西文化的互联互通中浸润发展,是成长性与包容性的统一。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研究和构建过程中,探究其丰厚滋养和突出优势,固本开新,找准其中的精神根脉,凝练中华民族文化特质,使文化的、精神的价值凸显。新时代侯官文化研究,要基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立场,在两个大局中助力世界文化格局调整,在国际交往和博弈中,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构建提供有价值的资源,扩大中华文化的竞争力、影响力、传播力。

为中国式现代化福建篇章提供精神动力。

形成现代化建设的文化主体性,需要在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寻找答案。从宏观角度,要致力于从文化角度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福建的孕育与实践。习近平同志在闽工作期间,率先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数字经济发展、晋江经验等,在全国具有首创效应,体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挖掘其文化底蕴,强化其文化研究,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必然性与重要性。进一步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巩固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从中观角度,为福建经济强省建设提供精神动力。福建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如何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创造性推进各项工作,文化建设是核心。要通过以侯官文化为代表的区域文化研究的复兴与发展,为经济建设提供强大支撑。从微观层面,侯官文化研究为区域人群更细致精微画像,记载区域鲜活、生动的文化实践和独特价值取向。从区域文化研究出发,推动区域文化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使人们对侯官文化从熟知到真知,对其蕴含的精神价值从景仰到践行,是文化强省建设的重要内容。

侯官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是构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鲜活样本和独特资源。在侯官文化研究中了解中国、放眼世界,获得对中华文化发展的新认知,在历史的纵坐标和世界的横坐标上,揭示其独立又联系的独特联结,揭示其整体特质,是研究的真正归处。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新闻网


上一篇:下一篇:
相关热词搜索:
 

相关新闻:

 

本网介绍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校内电话 |  诚聘英才 |  新闻投稿 | 
投稿地址 新闻热线: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新闻网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技术支持: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