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首页
2025年07月11日 星期五
公告:
首页>>媒体协和
学习强国:以“三个三”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办实事开新局

来源:新闻宣传中心     撰稿:新闻宣传中心     摄影:人员机构     责编:蔡琳琳         发布时间:2022-03-04    


  

   党史学习教育启动以来,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在顶层设计和统筹推进上下功夫,制订了主题突出、内容丰富、特色鲜明、衔接紧密的党史学习教育“七个百”专项方案,打造“三学”模式,融合“三加”内容,立足“三个服务”,紧扣学史力行,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原文转载如下:

党史学习教育启动以来,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在顶层设计和统筹推进上下功夫,制订了主题突出、内容丰富、特色鲜明、衔接紧密的党史学习教育“七个百”专项方案,打造“三学”模式,融合“三加”内容,立足“三个服务”,紧扣学史力行,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打造“三学”模式,在学习中感受思想伟力

“系统学”入脑入心。协和学院党委制订了系统的党史学习教育专题计划,采取集中学习、专题讲座、交流研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和实践研学等形式,认真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师生学原文、读原著、悟原理,切实提高理论修养。学院党委中心组将理论学习与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学习的主题主线,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系统深入学习《习近平在福建》《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等理论书籍,共开展理论学习22次,组织集中学习研讨10次,专家辅导讲座2场。同时构建学院三级党组织“学习圈层”,分层次、有重点、全覆盖,将系统学习辐射全院,举办各级各类学习讲座、现场学习、交流会137场,线上线下学习人数超过13万人次。

“引领学”绘声绘色。协和学院党委注重“引领带动”,通过组织师生实地访谈老党员、老红军、老战士等红色人物的后代讲党史故事,与省广电集团合作拍摄“点亮福建红色地图,百万学子心中故事”活动,观看人数超过6万人次。组织师生观看《长津湖》等影片超过1万人次,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启用福建省高校首个党史学习教育共享空间,推动“一系一品”特色文化品牌建设,打造学院育人“文化场”,建成“协和学院宣传思想文化主题长廊”等16条布局合理、内容丰富、图文清晰、色彩协调、设计新颖的特色“文化走廊”,实现了楼楼有文化,处处有创意。组织参加福建省高校“网上重走长征路”网络答题活动,荣获民办高校组团体一等奖。积极用好“协和学子讲坛”“道德讲堂”“文产大讲堂”等学术平台,发挥“身边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

“实地学”笃思笃行。协和学院党委充分利用省内红色教育资源,分批次组织党员干部广泛开展研学实践活动,上好党史思政课,组织学院师生赴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邓拓故居、林觉民故居、吴石故居等红色教育基地实地学习,把红色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将历史转化为课程、将史料转化为教材、将现场转化为课堂,利用红色教育资源增强教育的说服力、穿透力、感召力。暑假期间,组织7支重点实践队赴八闽各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7场、助力乡村振兴活动6场、捐献图书1200册、直接或间接服务群众近5000人。

协和学子在林觉民纪念馆讲述林觉民故事

融合“三加”内容,在学习中加深理解领悟

“党史学习+思政”,实现第一课堂全覆盖。协和学院党委召开“党史学习教育与思政课建设”专题研讨会,开展课程思政党史示范课堂评选,组织思政课教师讲好“党的百年故事”,引导教师积极探索“思政+专业+实践”的党史教学新模式,开展课程思政党史示范课堂评选,打造18个院级“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党史示范课,融合“专业课堂”、打造“专家课堂”、用好“晚点课堂”、注重“网络课堂”、做实“实践课堂”,“五个课堂”三级联动,打造百堂党史新课,实现党史学习教育融合在第一课堂的全覆盖。

“党史学习+美育”,实现第二课堂全覆盖。协和学院党委举办“美哉百年大党”文艺作品展、师生摄影大赛、微视频大赛、创意海报大赛、百年党史图片展、主题美术作品展等师生喜闻乐见的比赛,联合永春县横口乡人民政府举办手绘百年党史作品展,10件学生文艺作品亮相省青联庆祝建党百年美术书法作品展。选送的作品12件在第五届福建省校园微拍大赛获奖,学院获评赛事优秀组织奖,系全省唯一一所获此荣誉的学校。充分利用学雷锋日、清明节等重要时间节点和重大纪念活动,针对性开展主题宣传,学院师生原创歌曲《丰收》缅怀袁隆平院士,原创爱国歌曲《清澈的爱,只为中国》于清明节首次发布并入选省庆祝建党百年歌曲。

“党史学习+宣传”,实现第三课堂全覆盖。协和学院党委充分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全力构建立体式、全息化宣传格局,发布党史学习教育融媒体信息275条,制作学习有力量海报315张,《百位党史人物》口袋书10期。联合新华社共同作画《新长征组图》在新华网客户端推出,获170万+的浏览量。举办青年师生讲党史活动,组建“‘大德是钦’青年师生宣讲团”,进讲坛、进网络、进课堂、进乡村,师生原创梳理党史故事作品678件,制作党史音视频作品102件,提升党史学习教育的穿透力、吸引力和感染力,提升政治高度、理论深度和情感温度。党史学习教育成效得到《光明日报》等各级媒体关注报道87条次。

立足“三个服务”,在学习中践行初心使命

服务人才培养,立德树人有了更实的增长域。协和学院党委坚持把立德树人、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作为学史力行的首要任务,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十四五”规划制定,特别是人才培养方案再斟酌再提升。从事业发展的战略高度统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建设工作,融入党史学习教育融入,举全院之力打造了“有核心、无边界”的“大思政”工作格局。坚持“人才强院”战略,积极推动产教融合发展,进一步打造“政产学研用”融合新模式,推进校地校企合作和协同育人工程,全面提升应用型发展水平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

服务疫情防控,平安校园有了更强的保障力。协和学院党委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效化为打赢疫情防控这场大仗、硬仗、苦仗的动力。第一时间研究部署、精准摸排,安排充足专项经费;第一时间开展核酸检测、推进疫苗接种,全院全员开展多轮核酸检测,疫苗接种率超过99%;第一时间启动线上教学,保证1.2万余名学子停课不停学,500余名教师停课不停教;第一时间组建起“党员突击队”、设立“党员先锋岗”,超过3500名师生志愿者,在返校和迎新过程中提供近于“一对一”的志愿服务,500余名志愿者加入日常值班值守,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切实筑牢守好学院疫情防控防线。

服务师生员工,民生工程有了更多的幸福感。协和学院党委坚持问题导向,形成42项办实事清单,实施师资能力提升计划,加大专任教师培训力度,提升专任教师教学水平和科研创新能力。推进智慧党务、智慧教务、智慧学工、智慧人事管理等软件系统上线,提升办公效率;推动解决了学生就业困难帮扶、楼宇全面修缮维护、教师子女入学入托、下穿通道建设、协和田径场投入使用、校园停车位整改和交通便利化整治、文体设施完善等师生“急难愁盼”及关注民生的具体问题,让师生感受到党史学习教育带来的变化和实效。

协和学院党委将继续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创新学习载体形式,持续将党史学习教育不断引向深入,引导全院党员干部、师生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切实把学习教育的成效转化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的强大动力。

附件下载: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新闻网


相关热词搜索:
 

相关新闻:

 

本网介绍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校内电话 |  诚聘英才 |  新闻投稿 | 
投稿地址 新闻热线: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新闻网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技术支持: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