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4日,光明日报客户端以“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沉浸式教学上好‘专业认知第一课’”为题,报道了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为2020级大一新生上好开学“专业认知第一课”,引导青年学生认知学科专业、合理规划职业生涯。
原文转载如下:
“专业认知第一课”对于高校大学生明确今后的工作学习方向、思想认识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给2020级大一新生上好这一课,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立足学科特色,把课堂搬出校园,在体验和实践中引导学生认知学科专业、合理规划职业生涯。
“经济学的本意是经邦济世、经世济民,福建省档案馆‘潮涌八闽’展览馆图文并茂,希望同学们去沉浸式感受,去体验式学习,今后我们还可以走向田间地头、车间工厂、企事业单位等考察调研,真切感受理论联系实际破解经济社会发展难题的实例。”
开学伊始,福建师大学协和学院2020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课程的第一节课,就出人意料地在福建省档案馆开讲了。授课教师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院长张华荣带领学生走进馆中的“改革开放40年·福建故事”图片展、“筑梦新福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档案”图片展,边观展边教学。
“国家形势给福建带来了活力。改革开放以后,福建省发挥山、海优势,产业得到新的布局和发展,从此发展地越来越好。”在“砥砺奋进”板块,张华荣院长重点讲述了福建多区叠加的区位优势和建设成效,勉励同学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全面发展,未来发挥聪明才智,为新福建的建设添砖加瓦。
将课堂“真实化”“体验化”,让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体会课本内容,在逼真的环境中感受字符的跃动。院长张荣华教授表示,学院长期以来致力于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教育教学水平,此次“展览馆中的课堂”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总体要求的具体实践。
“书本上的知识原来可以这么鲜活,这堂课我会深刻铭记。”国际商学系2020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傅小来同学认真聆听了这堂别具一格的专业课,“通过参观,我对福建省社会经济发展有了进一步的体会和了解,同时结合院长现场教学,让我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有了更为具象而深刻理解。”
无独有偶,该学院信息技术系也将新生的专业第一课搬出校外。在中国福州物联网开放实验室,智能井盖、智慧港口、智能路灯、南水北调水质监测系统等物联网技术的典型应用,让同学们纷纷感叹物联网技术应用的广泛与强大。
授课过程中,系主任卢宇教授、物联网教研室主任郑中华老师带领同学们了解了福州物联网产业基地的概况、物联网生态产业与架构以及物联网技术实际应用场景等,介绍了物联网专业特色,解释了物联网三层体系结构“感知-网络-应用”。
“原来物联网科技并不遥远,而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2020级物联网工程专业学生王慧洁表示对之后的专业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加深了对物联网工程专业的认同感,今后将脚踏实地地学好专业知识,为以后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卢宇主任表示,安排这样的实践课堂作为专业认知第一课,既有利于增强学生对专业认知的直观性和准确性,激发学生们今后的学习热情,更希望增强学生们的民族自豪感,让同学们种下科技兴国的梦想,为国家科技的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