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首页
2025年07月08日 星期二
公告:
首页>>媒体协和
今日头条报道红色引航 感悟初心 福建师大协和学子走进苏区上思政课

来源:新闻宣传中心     撰稿:新闻宣传中心     摄影:人员机构     责编:陈珑佳         发布时间:2019-09-12    




7月9日,今日头条以《红色引航感悟初心福建师大协和学子走进苏区上思政课》报道福建师大协和学子走进苏区上思政课

原文转载如下:

寻访革命遗址,听老党员讲述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感受革命老区焕发出的活力,为老区的发展出谋划策,7月5日——8日,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国际商学系“青红初心”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泰宁、建宁等地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接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听革命英雄事迹探索美丽乡村发展之路

坐落在一座座高山中央、溪河流水潺潺、四处可见大片农田……一走近岭下村,实践队就感受到这个小村庄浓浓的红色文化氛围,红色精神体现在村落的方方面面。随处可见的红军的墙体彩绘和红色标语,也时刻都在提醒着众人这个村庄的不一般。这是一座集田园文化、古色文化、红色文化为一体的传统古村,也是中央苏区基点村,建档立卡贫困村。近年来,岭下村依托红色文化资源,因地制宜让革命老区焕发出别样魅力。

穿上红军装,踏上旧日的红军长征路,实践队员迈着整齐的步伐挥动鲜红的党旗;走向岭下村红色文化展厅,展厅内不仅陈列了28位村民的名字和生平事迹,还图文并茂地回顾了一场发生在1934年的惨烈阻击战,主战场就在新桥乡,开国元帅彭德怀、罗荣桓、聂荣臻亲自在此指挥战斗。在包村干部戴磊的介绍下,感觉历史的一幕幕变更仿佛就发生在眼前。

走过这条红军路,实践队员们来到革命故居游击队员黄炳茂之家,听原村支部书记黄建华爷爷讲述昔时红军兵士与老百姓同吃同住、英勇抗敌、浴血奋战的那段峥嵘岁月。岭下村在党支部的带领下,进行脱贫攻坚、精准扶贫的发展历程,和改革开放40周年的巨大变迁让实践队员纷纷为之动容。

在岭下村,还有一处“红军食堂”。1931年一支红军先遣排途经此处安营扎寨,纪律严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近年来,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村里把废弃的道班改造成“红军食堂”,纪念那段铁血岁月和红军艰苦朴素的精神。如今“红军食堂”已经成为当地帮扶困难户精准脱贫的一个重要举措。

新桥乡乡长严荣焱介绍,岭下村通过挖掘“田”、“红”、“古”资源,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乡村旅游,增加村财收入,惠及村民。依托红色资源,岭下村还开辟了一个“不忘初心”主题公园,现已成为泰宁县委党校现场教学点、红色文化教育基地。

当天活动现场,协和学院院长张华荣、党委副书记陈晓斌与师生党员共同重温入党誓词,弘扬爱国主义情怀。当天,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国际商学系与泰宁岭下村共建社会实践基地,携手努力把红色旅游和天然风光、人文历史旅游有机结合起来,立体式、全方位地宣传红色旅游

2018级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朱贝灵表示:“来到革命老区,亲身体验长征路途的艰苦条件,我深刻感受到了没有党的领导、革命先辈的付出,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不仅要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还要感恩革命先辈、践行艰苦奋斗精神,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实践队员一同踏访古迹寻找历史的记忆

在岭下村的不远处,青山环抱中的泰宁大源村数缕炊烟缓缓升腾,古朴的闽西北古民居与新建的徽派建筑相映成趣,显得一派宁静安详。在这个海拔约800米,东邻邵武,西毗建宁,北出江西黎川,联结着闽赣两省的三县一市的小村庄,生活着严、戴、林三姓人家,人口虽仅数百,却是个千年古村,曾经人文鼎盛,至今古色古香。6日下午,实践队员一同踏访古迹,寻访历史的记忆。

从村口镇安桥而行,走过通京桥,一条古驿道在村中穿行,蜿蜒北去。天公不作美,午饭过后一场滂沱大雨泥泞了村里的小路,让寻访之行增加一份困难。但大片荷叶田绿意盎然,几支粉嫩荷花含苞待放,让这雨中的场景平添了几分诗意,叫人消去烦躁,静心下来感受这古村里的红色文化。

实践队来到曾是书院的南溪庙,在2008年重建后,作为“大源家训堂”,收集了新桥乡主要姓氏的家训家规,展示了严(续)、邓(植)、赵(元德)三个历史人物的感人故事,弘扬传统美德,着重教人饮水思源,知恩图报。雨渐渐小了下来,另一边的严氏祠堂,雨后初晴阳光从天井照下,正当中一块“古傩新姿”的牌匾显得格外醒目。南方傩舞曾一度消失,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在民俗文化调查后再度重现,并被列入首批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是非常珍贵的历史文化。

泰宁的红色旅游景区与生态人文景区,既自成系统又融为一体,是国内少有的红色革命根据地与观光旅游区完善结合的景区,极具市场竞争力和生命力。国际商学系与泰宁岭下村政府共建社会实践基地,携手努力把红色旅游和天然风光、人文历史旅游有用地结合起来,立体式、全方位地宣传红色旅游,唱响红色旅游品牌。

校地合作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促进乡村振兴

7日,协和学院实践队前往建宁参观调研了协和学院2016届校友谢邦伟的创业林园。该项目以建宁县濉溪镇为试点,结合当地林业和生态资源,发展林果综合体绿色生态开发,持续推动当地绿色工程的深入开展。利用跨境电商进行多平台推广销售,利用乡民农闲时间提供乡镇经济增收,谢邦伟的创业团队带领乡亲们实现了致富梦,也为家乡打造了青山绿水的好环境。

当天下午,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国际商学系与建宁县濉溪镇校地合作共建实践基地,为地方宣传、人才提供、项目资源支持提供条件。建宁县濉溪镇镇长饶桂发表示,作为乡村旅游重点镇,濉溪镇希望在跨境电商平台、科学技术文化等方面得到高校大学生的助力支持,真正推动乡村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的落地、落实。

协和学院党委副书记陈晓斌表示,组织师生深入基层、农村开展“青红初心行”社会实践活动既是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助力乡村发展的行动,也是开展校地交流合作、助力精准扶贫的重要举措。今年暑期,学院共有六支不同系别社会实践队前往泰宁、永春、南平、嵩口、武夷山等地进行实践调研。

“青年学生应当多走进贫困乡镇、革命老区开展创业项目挖掘共建。望更多大学生主动接受教育、提升自身素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上好‘青年红色筑梦’这堂全国最大的思想政治课。”国际商学系党总支书记陈婷说道。


 附件下载: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新闻网


相关热词搜索:
 

相关新闻:

 

本网介绍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校内电话 |  诚聘英才 |  新闻投稿 | 
投稿地址 新闻热线: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新闻网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技术支持: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