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的我们,都在思考什么?1835年,17岁的马克思在他高中毕业作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写道:“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会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在为大家做出的牺牲。”就是这样一位胸怀崇高理想,追求真理,为人类解放奋斗一生的伟人,为我们留下了最有价值、最具影响力的精神财富——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作为思想之光,带给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飞跃。新时代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地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很幸运,我们身在这个时代,也都感受到了这个时代的飞跃带给我们生活质的提高。经典老歌《走进新时代》唱响了98年的春晚,家喻户晓,朗朗上口。但歌里的新时代却不可和今天习近平总书记口中的新时代同日而语。那时候的我们用着诺基亚的键盘手机,手机里的内存仅仅只够存储200条信息,那些与家人、朋友、同学之间珍贵的信息往来,只能是在手机提示内存不足的情况下,多看几言眼,再默默按下删除键。如今人手一部智能机,几十G的内存,集移动通信、手机支付、打车服务等各种功能于一体。可谓一部手机走天下。
这,只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指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成就的冰山一角。中国桥、中国路、中国车、中国港。每一惠及民生的领域都有一张靓丽的名片,每一处成就都是一个质的飞跃。
马克思主义作为思想之光,带给全党奋斗目标的历史飞跃。“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正处在历史的交汇期,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的基础上要把我国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开年陆续登上大银幕的国产影片,从《湄公河行动》到《红海行动》再到《厉害了,我的国》,我都一一看过。想必大家都真切感受到身处今天这样一个繁荣昌盛国家的那份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这样的道路自信、这样的理论自信、这样的制度自信、这样的文化自信让我们坚信“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铸就的伟大“中国梦”必然实现。而我们也将在这个新时代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最后,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所讲的:马克思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新时代,我们仍然要致敬马克思,学习马克思,实践马克思主义,不断从中汲取科学智慧和理论力量,更有定力、更有自信、更有智慧地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始终沿着正确航向破浪前行。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