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大家伸出双手,随意地将十指相扣,看看自己,再看看周围的同学,看他们是右手大拇指在上还是左手大拇指在上?和你一样吗?”5月20日下午,完形工作坊的黄铭松受邀在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学术报告厅为同学们开展了一堂以《觉察与人生》为主题的讲座,带领着同学们在觉察中认识自己,认识世界。据悉,此次讲座是协和学院第十四届“5·25”心理素质拓展月“体验心理学”系列工作坊的活动之一。
讲座中,黄铭松围绕“什么叫觉察?”、“为什么要觉察?”及“怎么觉察?”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觉察与人生的关系。
他首先表明在EQ里有五个层面,分别是认识自我、自我激励、自我调节、识别他人的情绪及人际关系。其中,“认识自我”指的就是觉察,这也是心理素质里最核心的基础。此外,他还分析道,我们喜欢或者讨厌一个人,并不一定是真的看透这个人,而是因为人们自身具有的自动脑补功能使得每个人看到的东西不一样,因此才产生了分歧和冲突。“而我们常常会将自身的认知世界当作是现实世界的全部,也就是说在很多时候,我们都只是在自娱自乐。而为了我们更好地了解这个世界,就需要我们从觉察中去认识自己所不知道的部分。”黄铭松如是说。
那么,我们要如何做到觉察呢?黄铭松也为同学们提供了进行觉察的三个方向,分别是头脑、情绪及身体。当我们的头脑会不由自主的胡思乱想、情绪变得低迷、暴躁或是身体感觉到紧绷时,都是我们需要进行觉察的时候。觉察首先要求人静下来,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觉察需要静坐冥想,需要特定的时间和地点,相反,觉察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比如,当你坐立不安,抓耳挠腮时,你可以问问自己:“你怎么了?”当你开始问这句话,就说明你已经开始觉察了。接下来,你自己回答自己:“恩,我焦虑了。”紧接着,和焦虑待一会,感受焦虑给身体带来的感觉,当达到这个阶段时,焦虑会慢慢减轻,甚至消失。这就是觉察的过程了。此外,黄铭松还通过 “十指相扣”、“协助者与体验者”等一系列小游戏来让同学们进一步体验觉察。
听完讲座的心理健康协会会长张爱华表示受益匪浅:“以后当我感到疲劳焦虑的时候,就可以像今天讲座上讲到的,静下心来,给自己一个觉察的时间,以此来缓解焦虑。”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