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贤清教授带领我院师生走进走进哈佛的大学文化 杨竞雯/摄
唐贤清教授带领我院师生走进走进哈佛的大学文化 杨竞雯/摄
“作为国际顶尖院校,哈佛大学的文化精神值得我们国内的高校学习和借鉴。”12月20日上午,湖南师范大学二级教授及博士生导师唐贤清教授在学院C2阶梯教室带来了一场题为《走进哈佛的大学文化》的讲座,与文化产业系数百名师生分享了哈佛的特点、哈佛与中国的关系以及哈佛的文化精神。
我院副院长、国际教育学院院长王进安主持讲座 杨竞雯/摄
文化产业系数百名师生聆听了本场讲座 杨竞雯/摄
“美国的历史有多长,哈佛大学就存在了多久。”讲座伊始,唐贤清教授讲述着哈佛大学的创办和其命名的由来。他提到,迄今为止有8位美国总统、38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毕业于哈佛,哈佛大学所培育出的杰出人才也令现场听众惊叹。
“追求真理、崇尚学术、注重创新精神、人文观好、注重传统、做人与做学问并重以及科学与学术并重等七个方面是哈佛文化精神的重点构成。”对于哈佛大学的文化精神的解读,唐贤清教授表示,“与真理为友”的校训以及与拉丁文“真理”图案为原型设计的校徽,都表现出哈佛大学对真理的追求。在学术研究上,哈佛大学实行“3A原则”,要求做到学术独立、学术自由、学术中立。他还提到,中西方大学生的毕业论文有很大差距,哈佛大学的学生更注重学术研究,他们崇尚研究、敢于创新、并且有良好的夜读氛围。对此,唐贤清教授幽默地用“牛马不及的生活”来形容哈佛大学生的刻苦用功。“能在哈佛读书,是一种荣耀,也是一种磨难啊。”他感慨,哈佛大学的文化精神是随处体现的——讲人情味的体育课和中西办公大楼的对比凸显哈佛的人文关怀;从纪念哈里·韦德纳的石碑到有悖校史时间但仍保留的雕像体现着哈佛对传统的注重;精心的学习手册和商学院的院训体现哈佛对做人与做学问的并重;艺术品的陶冶则传递他们科学与艺术相融的观念。
在讲述哈佛大学与中国的关系时,唐贤清教授提到我国早期留学哈佛的著名学者,如林语堂、梁实秋和梁思成等。并重点讲述“哈佛三杰”陈寅恪、汤用彤及吴宓的生平经历,以及他们与哈佛的缘分。此外,还介绍了我国著名语言学家赵元任的对外汉语教学历史。
“大学校园该有优良的人文观念,如果我们的大学生变成了冷酷动物,那这个社会的发展是很悲哀的。”最后,唐贤清教授强调道。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