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首页
公告:
首页  缤纷校园
2016社会实践:追寻历史脚步 凝聚前进力量

来源:新闻宣传中心     撰稿:黄开典 林健华 李菁雯 林志超     摄影:林响 朱高航 叶晓晖 郭莹莹 钟志强     责编:黄开典         发布时间:2016-09-22    


外语系实践队探访老革命根据地赤水村  朱高航/摄

这个暑假,在龙岩市上杭县院田村,留守儿童们第一次见到专业画具和乐器,接触艺术课堂;在漳州市云霄县下河村,村民们在大学生的指导下学会了开网店;在漳州九十九湾“闽南水乡”,城市建设多了一份特殊的力量,一批大学生主动请缨,体验基层劳作……

这些场景都有学院各系暑期社会实践队队员们的身影,他们既是这些活动的策划者,也是参与者。学院各系组成7支暑期社会实践队伍,围绕“两学一做”和“精准扶贫”等主题,前往福州、漳州、厦门、龙岩、泉州和江西瑞金等地,开启了一段意义非凡的旅程。他们探寻历史遗迹,向革命先辈汲取党员精神,并利用专业知识,用实际行动精准扶贫,亲身实践“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信息技术系实践队重走长征路  郭莹莹/摄

瞻仰革命先辈锤炼红色意志

“这都是不为人知的故事,是课本所不能表达的体验,经过这两天的探寻,我们的人生好像多了一段红色经历。”7月4日清晨,信息技术系实践队抵达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出发地——江西瑞金云石山。

7月3日至5日,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信息技术系18位大学生党员走访了江西瑞金、福建龙岩等红色革命根据地,喝红井水、重走长征路。这趟艰辛旅程中,实践队员李宏滨感到,长征之路已是他记忆的一部分。

“重走长征路,是想让师生党员们切身体会到共产党员当时所经历的恶劣环境。”信息技术系党总支书记黎胜禄表示,希望师生党员们能够学习长征精神,争做合格党员。

而在龙岩市长汀县,信息技术系和文化产业系实践队先后到此,瞻仰革命先辈,探寻这个红旗不倒的革命老区。“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在纪念馆场馆中央瞿秋白铜像面前,文化产业系学生党员在党支部书记罗燕云的带领下,面对党旗,举起右拳,重温入党誓词,声音铿锵。

同样是追寻先辈的痕迹,管理学系暑期社会实践队则走进位于泉州南安的叶飞故居、泉州华侨革命纪念馆等地感受优秀共产党员的风采;外语系则前往福州市嵩口镇革命遗迹赤水村,了解历史,缅怀先烈。

“革命先辈逝去的不过是一日光阴,留下的却是永不褪色的光辉。”文化产业系2014级汉语言文学专业苏亦君同学说,“如今,我们更应该铭记历史,将爱国之心化为学习和工作的动力,成为合格党员。”

管理学系实践队听李东村党支部书记卢荣田讲解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林响/摄

谷文昌书记通讯员朱财茂口述历史  钟志强/摄

学习先进经验倾听历史的声音

5日,在南安市福海汽车城南园汽修厂,优秀党员郑志明顶着高温认真检修汽车的每一个零部件。看到这一幕,管理学系2015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游溱溱深有感触:“作为党员员工,他以身作则、一丝不苟、坚守岗位的爱岗敬业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管理学系师生党员们奔赴泉州,深入乡村和企业基层党组织,听取党建工作经验介绍,聆听老党员教诲,感受基层党组织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的新变化、新面貌。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在习近平总书记‘七一’讲话中,他10次强调这一主题。”6日上午,在4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卢昌栋家中,师生党员介绍了关于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描绘了新农村建设的美好蓝图。卢老先生心潮澎湃,对于学生们的学习体会感谢不已,同时表示,党员在新农村建设中一定要主动带头。

而在漳州东山县谷文昌陵园,国际商学系党总支书记张清国蹲坐在榕树下,为学生党员们上了一堂特殊的党课——让学生党员们回忆入党时的“初心”。“说起来有些难为情,申请入党前,我对党的认知仅仅停留在电视中。”电子商务专业的蔡金圳笑道,“学习了老党员的品格和精神,我想,这是一种信仰,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

“从1956年1月开始,我在县委书记谷文昌身边当通讯员,一共是两年零十个月。”同样在此,经济与法学系实践队得到了一次宝贵机会,倾听曾任谷文昌通讯员的朱财茂老先生口述历史,还原谷文昌的将东山岛从“荒岛”变“宝岛”的建设过程,让同学们在其间感受古书记清廉自守的品格与党性。

外语系实践队则前往永泰县嵩口古镇,向当地老党员们“取经”。4日,嵩口镇党委宣传委员吴善荣分享自身39年的基层工作经历和10年曲折不易的入党历程。

“老党员们讲述亲身经历,这比书本上学习党史更深刻。”外语系暑期社会实践队员王怡佳则说,“听了吴善荣先生的讲话,我也逐渐明白‘两学一做’当中的‘做合格党员’意味着作为一个党员底线,要先把合格党员做好再争做优秀党员,党员更应该把服务人民的心落实到行动上来。”

国际商学系实践队为下河村村民培训电商业务  朱高航/摄

国际教育学院实践队体验漳州九十九湾闽南水乡建设工作  叶晓晖/摄

文化产业系实践队队员梁雪梅教院田村留守儿童画画  林响/摄

践行“两学一做” 体会行动的力量

杨桃产业是漳州市云霄县下河村的支柱产业,长久以来,该村杨桃产业在电商领域的尝试几乎处于空白。而这个暑假,下河村的村民们在国际商学系实践队的指导下学会了在淘宝上开网店,这对于当地杨桃产业的发展来说,是一个重大突破。实践队员们响应国家“精准扶贫”号召,应用电商专业知识,帮助下河村村民搭建电商平台,为当地杨桃产业的线上运营建言献策。针对当地村民“零基础”运营现状,实践队员刘帅提出了发展建议。他和队员们根据时令性和保鲜期,手把手教村民设置起了运费的模板。此前,他们也已先后对杨桃的采摘、生产基地进行仔细的考察。

在下河村村部培训中心的示范课上,国际商学系教师周爱国还准备了上百页课件,向村里的创业骨干演示电商平台的运营,意图培养村民的“电商意识”。

“国家鼓励青年党员深入基层,而我们的师生党员用专业知识服务基层,也是检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成果。”国际商学系党总支书记张清国说道。

同样是“精准扶贫”,文化产业系在福建省上杭县院田村建立了实践教学基地,向院田村的孩子们捐赠美术用品100多份,实践队队员们将所学艺术知识带回乡村,教儿童们作画、玩音乐,“文艺扶贫”让形式丰富的艺术课长留院田。“建立实践教学基地,是希望把校园里的一些文化产业研究成果跟院田村的开发结合在一起,把师生的想法应用到院田村的开发中去,推广院田村的文化产业发展。”随行的袁勇麟院长表示。

而在13日,国际教育学院师生党员前往漳州九十九湾“闽南水乡”,实地了解当前基层党建的工作状况。在龙文区湘桥村“闽南水乡”示范段,10余名实践队员主动请缨体验基层劳作,参与路面基础填筑、清理河道、填沙种草,体验铲土推车、古建筑屋面清洁等工作。该院2014级金融学专业的陈宇凡此前从未尝试基层劳作,忙活完填沙种草、河道清理。“能够为漳州城市建设尽一己之力,我们感到无比荣幸。” 陈宇凡说。

“再用力些一点一点地拉,篾条制作一定要注意把握节奏和力度,利用好刀口方向。”此外,永泰县嵩口古镇,在坚守竹编手艺已48年之久的手工老艺人林师傅的指导下,外语系实践队体验了一把传统手工艺的制作,感受“工匠精神”。

无论是哪个社会实践队,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他们最终都落实到践行的一步。“‘两学一做’基础在学,重点在做,只有真真正正将学习的内容落实到行动上,才能深刻领悟身为合格党员的要求。”院党委副书记林鲁文说道。


 附件下载: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新闻网


上一篇:下一篇:
相关热词搜索:
 

相关新闻:

 

本网介绍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校内电话 |  诚聘英才 |  新闻投稿 | 
投稿地址 新闻热线: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新闻网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技术支持: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