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首页
星期三 2025年08月13日
公告:
首页>>部系动态
外语系:从场馆思政到社区课堂,赓续中华文脉

来源:外语系 撰稿:姚强 刘颖 曾鹭玲 李欣莹 摄影:何晶 陈名材 邹瑜轩 责编:陈晓凤 陈碧燕 发布时间:2025-07-15

627日至77日,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外语系在福州开展 “追寻领袖足迹 担当强国使命”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师生聚焦赓续中华文脉、赋能文化强国,展开了一场融文化寻根保护、思政铸魂育人、社区文化惠民于一体的深度实践。

深化思想引领:场馆思政筑牢文化自信之基

627日下午,实践队首站深入福建省昙石山遗址博物馆,在八闽文明的重要发源地追溯历史根脉。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雷媛媛以昙石山文化为生动教材,现场讲授了一堂立意高远的文化思想主题思政课,通过结合珍贵文物,深入阐释了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解读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的重大意义,引导师生感悟习近平文化思想中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的核心要义。

聚焦文化传承:创新演绎焕发非遗时代光彩

629日下午,实践队举行“开心课堂 七彩假期”开班仪式,五十余位社区儿童及家长共同参与。平潭词明戏的古朴唱腔、刀画的精湛技艺、中华书法的翰墨飘香,与科技创新成果机器狗同台演出,打造了一场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文化盛宴仪式后,在实践队员的带领下,家长与孩子们共同参观了福建师范大学生物博物馆的动物分馆、植物分馆和海龟生态馆。

扎根乡土实践:解码乡村振兴与文化赋能密码

630日上午,队员们深入五都村潘六叔金鱼养殖基地,学习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福州观赏金鱼培育技艺”,感悟传统技艺在激活乡村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中的独特价值。在五都村“双院士文化馆”,实践队学习庄巧生、庄文颖父女双院士的感人事迹,沉浸式体验了一堂融合科学家精神与家国情怀的生动教育课。

当日下午,实践队沉浸于福州市文化馆,在艺术共享空间领略龙舟文化及福州非遗艺术品的创新表达,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体验“指尖山海”、“闽韵新声”、“守艺福见”。通过多元互动体验,队员们深刻感受闽都文化“见人见物见生活”的活态传承魅力,加深“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的实践认知。

赋能社区治理:双语“开心课堂”筑梦未来成长

71日至7日,实践队在旗山文城社区开展“开心课堂 七彩假期”系列活动,紧密结合专业优势,精准服务社区儿童暑期成长需求。

青年担当者营里,青少年们以铿锵英文诵读《中国少年说》,用硬笔书法书写公民责任宣言,将家国情怀刻入语言基因。非遗新艺·刀画体验营中,实践队队员们引导孩子们学习刀刃刮抹画纸的技法,领略山水画的雄浑与二次元刀笔的创新活力。原创情景剧《小英雄智斗胖军阀》在历史记忆工坊里上演,实践队与青少年们化身铁路工人智囊团,以中英双语版《团结就是力量》的激昂合唱演绎前辈们的不屈精神。

为《小猪佩奇》英语配音、用非洲鼓击打出《哪吒》旋律,让叶脉在布包上蜿蜒……实践队队员们在环球冒险家营地带领孩子们一同感受中西文化交融的魅力,让跨文化的火花跃动在青少年们心间。

生态守护者营的课程中,实践队运用双轨安全赋能计划,引导孩子们学习生态守护知识与急救技能。利用落叶拼贴画的创意与废纸再生的巧思,孩子们将“reduce and reuse”的环保理念转化为随手可做的绿色行动;当“Call 120! Hes choking!”的模拟报警声精准响起,实践队与孩子们一同沉浸在海姆立克急救法的紧张实操中。

此次社会实践,是外语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走深走实的生动体现。青年学子们通过“开心课堂”走出校园、深入社会,在文化寻根中坚定信仰,在服务奉献中增长才干,将高校智力资源转化为服务地方文化建设和社区发展的蓬勃动能。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新闻网


相关热词搜索:
 

相关新闻:

 

本网介绍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校内电话 |  诚聘英才 |  新闻投稿 | 
投稿地址 新闻热线: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新闻网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技术支持: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