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晚上,在福建师范大学“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做阅读行动的力行者”主题座谈会上,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书社代表刘陈龙向福建师范大学校长郑家建教授分享了学院读书社的经验探索和实践路径,并提出自己的问题,校长与刘陈龙进行了亲切的交流、耐心地解答他的提问并为他们的读书活动点赞:“你们读书活动的探索非常棒,值得推广,为你们点赞!读书社要继续办下去,读书活动要越办越好!”

读、思、行——关于“阅读”的分享环节,郑家建校长从阅读的重要性、数字化时代的阅读挑战以及倡导阅读的原则等方面作分享,强调了精读、纸质阅读与数字阅读相结合的重要性。他表示,自己将努力从一名阅读者成为一名领读者,为同学们打造日用而不觉的阅读生态,真正实现书香致远,文脉润心的育人图景。希望同学们树立正确的阅读观念,把阅读作为一种习惯,在书香浸润中坚定理想信念,从经典阅读中汲取思想力量,做到读思结合、学用相长、知行合一。
交流环节中,同学们真挚地发问、郑校长通透地解答,让整场活动多次欢声笑语、掌声经久不息。
“我坐在代表席的第一排、正中间,与校长‘面对面’相坐,这是个绝佳的位置。座谈会全程我聚精会神,笔记写了整整8页。收获良多、受益匪浅。心潮如此澎湃!思绪如此万千!感受如此强烈!”会后,刘陈龙向读书社成员们高兴地分享着。

长期以来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始终秉承“以文化人、以书育人”的理念,依托“山水学村”的独特校园环境,将书香校园建设作为校园文化育人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学院完善资源保障、创新品牌活动、深化宣传推广,形成了读有所在、读有方法、读有乐趣的书香校园生态体系,有效提升了师生的文化素养和阅读积极性。
(一)构建优质阅读环境,确保学生“读有所在”
一是资源保障体系持续优化。2023年学院投入130余万元,对学习资源中心800余平方米阅读空间进行扩容升级。依托“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将阅读空间向学生社区延伸,新增红色书吧等场所300余平方米,满足师生多样化的阅读需求。二是“纸数融合”阅读平台不断扩展。学习资源中心现有藏书58万余册,年均采购纸质图书1.5万册,在微信公众号“协和图书日记”开展每日荐读、主题馆藏推荐及有声阅读,形成线上线下融合的阅读服务网络。

(二)多元分享阅读智慧,引导学生“读有方法”
一是名师导读启润心智。定期邀请专家学者、各行各业杰出人士分享读书心得。以主题团日活动、红色专题读书会等形式,学理论、读经典、促实干。二是师生共读教学相长。持续举行专业阅读俱乐部、读书分享会和科研训练营等活动,通过教师引导,师生共读等多种形式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成长氛围。联合专业教师推出“百本红色图书导读”“教职工荐书”活动,强化价值引领。三是朋辈领读互助赋能。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书社长期举办“阅读越美”“共读YI本书”“草地读书会”等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涵盖思政、人文、美学、科技等主题,让学生真正从阅读中开阔视野、丰盈生命。

(三)打造创新阅读活动,激发学生“读有乐趣”
一是品牌活动矩阵成效显著。学院连续15年举办读书节,开展“喜·阅”书展、“协书共采”读者荐购、“协书同行”免费赠书等系列活动,累计覆盖师生超2万人次。二是特色活动亮点纷呈。学习资源中心打造“秋季阅读打卡”“我的图书阿贝贝”等主题阅读展示活动,创新推出“诚信图书置换区”“毕业生手写借书证征集”等互动项目,营造共享共读氛围。三是宣传推广网络立体覆盖。策划“世界读书日”“书香暖心服务”等主题活动,在教学楼、宿舍区悬挂阅读标语,营造沉浸式阅读环境;新媒体平台每月推出“书香校园”系列推文,开展“教师好书推荐”“毕业季读书分享”等联动宣传,扩大书香文化影响力。

书香校园建设是协和学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涵养校园文化底蕴的重要实践。未来,学院将以“山水学村”为底色,以“书香筑梦”为内核,持续深化阅读资源建设、创新文化育人形式,为师生打造一座“抬眼山水成卷,俯首书香盈怀”的精神家园,助力每一位协和学子在阅读中成长、在书香中圆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