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信息技术系许桂贵副教授在固态电池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其博士研究阶段性成果论文“Li-ion transport at the LiFePO4/γ-Li3PO4 interface and its enhancement through surface nitrogen doping”作为封面论文在国际著名应用物理期刊《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上发表,许桂贵博士为论文第一作者,博士生导师黄志高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
固态电池技术被广泛认为是未来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和储能领域的主流选择。相比传统的液态电池,它具有更好的产品安全性、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等性能。然而,固态电池的商业化应用仍面临着不少挑战,例如固态电解质离子电导率低、固-固界面阻抗大以及成本高等问题。
为解决这些问题,许桂贵副教授、黄志高教授团队使用第一性原理方法对微观水平上的固-固界面锂离子输运机制进行了系统阐释,并提出了一种理性策略来调控固-固界面阻抗问题。这项创新性研究成果因其重要性被选为该期刊的封面论文和Featured article(特色文章)该成果的取得不仅对固态电池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更是有助于推动新能源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其研究工作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项目以及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科研创新团队等多方面资助。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是国际著名应用物理期刊,创刊于1931年,现已成为应用物理学领域国际公认的经典期刊之一。该期刊发表的论文主要涵盖凝聚态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器件和传感器物理、半导体物理、能源材料物理等领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