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首页
公告:
首页  媒体协和
新福建刊发:学院文化产业系主任伍明春教授文章 《闽派批评彰显闽人智慧》

来源:新福建 撰稿: 摄影: 美编: 责编:吴超娟 发布时间:2023-01-06

16日,新福建刊发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文化产业系主任伍明春教授文章《闽派批评彰显闽人智慧》。

原文转载如下:

在中国当代文艺批评现场,不同代际的优秀闽籍批评家活跃其中,发出他们独特的声音,进而构建起一种具有鲜明特征的批评话语。这种批评话语被学界广为关注,有学者将之命名为“闽派批评”。毋庸置疑,闽派批评已然成为中国当代文艺批评话语版图中的一个显示度极高的重要存在,为中国当代文艺的发展贡献了不可忽视的力量和智慧。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当代著名作家王蒙在谈及20世纪80年代中期文学批评界“方法论热”现象时,就曾对以批评家林兴宅为代表的闽派批评话语赞赏有加,并将之与京派批评、海派批评相提并论,指出闽派批评特有的精神质地和思想魅力。闽派批评所显示的丰富面貌和独特气质,正是闽人智慧的一种灿烂结晶,值得我们对之加以概括和提炼。

在笔者看来,闽派批评作为当下文艺批评界的一种现象级的存在,不仅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还在不断地生长和发展,其对于闽人智慧的彰显也是深刻的、多方面的,概而言之,这种彰显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闽派批评家往往能领风气之先,在关于一些文艺批评的重要议题或前沿问题的讨论上都能亮出鲜明的观点,贡献出不少创见。譬如,在上世纪80年代初关于朦胧诗的激烈论争中,闽派批评家谢冕和孙绍振,一南一北,遥相呼应,都以“崛起”作为批评文章的关键词,先后在《光明日报》和《诗刊》发表评论,前者欢呼“新的崛起”,后者乐见“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二者共同为朦胧诗群的出场摇旗呐喊,以敏锐而有力的批评话语为新生的朦胧诗辩护,使之在当代汉语诗歌写作场域获得一个越来越广阔的诗艺表达空间。而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文艺批评界“方法论”讨论热潮中,林兴宅的《论阿Q性格系统》一文把原本属于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的系统论引入文学研究,用于分析鲁迅小说《阿Q正传》中的人物性格,文章论证严密,观点令人耳目一新,在文学批评界引起很大反响,给读者带来丰富的启示。

其次,闽派批评具有很大的开放性和包容性,闽地之外的闽籍批评家和闽地本土批评家相互响应,深度交流,构成一个生态良好的闽派批评话语共同体。仍以朦胧诗论争为例,一方面,谢冕、张炯等闽籍批评家在文化中心北京的一些重要话语平台发声,把关于朦胧诗的不同观点播布全国;另一方面,闽地的批评家孙绍振、刘登翰、王光明、俞兆平、陈仲义等人也就朦胧诗的相关议题展开深入而充分的讨论,他们的批评文章,不仅在本土的报刊发表,也在省外的一些重要期刊刊载,在当时的批评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就总体而言,闽派批评对于朦胧诗的态度,支持和辩护的声音一开始就显得十分有力,直到后来逐渐占据主流。值得一提的是,福建本土的《福建日报》、《福建文艺》(后更名为《福建文学》)、《当代文艺探索》、《厦门日报》等报刊当时都为朦胧诗论争提供了充足的版面,不仅发表了一些重量级批评家的文章,也为闽派批评的亮相构建了一个坚实的话语平台。

再者,不少闽派批评家在批评实践和创作实践两方面能齐头并进,让批评话语和创作话语相生互动,相得益彰。南帆以文学批评专著《五种形象》于2010年获得第五届鲁迅文学奖“文学理论评论奖”,而在此前的2007年,南帆凭借散文集《辛亥年的枪声》摘得第四届鲁迅文学奖“散文杂文奖”。与南帆相似,孙绍振的幽默散文写作也显得十分突出,为中国当代散文写作贡献了不少精彩文本。此外,谢冕、刘登翰的散文、诗歌写作,潘旭澜、黄发有的散文写作,童庆炳的小说、散文写作,等等,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同样值得引起我们的关注。

总之,闽派批评可以说是对于闽人智慧的一种精神性的显现,这种丰富多元的显现,与同样纷繁多姿的闽人智慧的物质性显现交相辉映,共同构成了闽人智慧整体的生动景观和深刻内涵。面对新时代正徐徐展开的壮阔文艺画卷,闽派批评应当进一步激活闽人智慧的巨大能量,激发更大的批评话语活力,为当下的文艺创作实践发声,创作出更多更优秀的文艺批评作品,推动文艺批评中国话语的总体性建构。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新闻网


上一篇:下一篇:
相关热词搜索:
 

相关新闻:

 

本网介绍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校内电话 |  诚聘英才 |  新闻投稿 | 
投稿地址 新闻热线: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新闻网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技术支持: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