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首页
星期二 2025年04月08日
公告:
首页>>媒体协和
《福州日报》: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展现新作为

来源:福州日报 责编:董心悦 发布时间:2022-08-31

[理论文章]论坛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展现新作为

原文转载如下:

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明确提出“四个更大”重要要求和四项重点任务,擘画了新发展阶段新福建建设的宏伟蓝图。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深情寄望,润泽了福建山山水水,温暖了八闽父老乡亲,化作了全省人民上下同心、砥砺奋进的铿锵步伐。我们要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努力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展现新作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福建篇章。

“两个结合”中

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

一是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时的创新理念和生动实践结合起来,立足福建省情,及时把握党情国情世情的新变化。

二是要充分用好八闽大地丰富的党史资源,因地制宜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福建“党史事件多、红色资源多、革命先辈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基础、条件和优势。要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福建红色基因,开展红色文化保护和传承研究,持续探索,勇于开拓,着力打造福建红色文化品牌和红色文化交流平台,形成更具创造性、开放性、活力性的学术成果。

三是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文化中的“福建基因”,系统解读红色文化、海丝文化、朱子文化、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闽都文化等八闽文化的丰富内涵,形成一批具有重要理论创新和文化传承价值的标志性成果和具有福建特色的原创性学术成果,努力为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贡献智慧和力量。

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中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

新时代运用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审时度势作出的全局性、战略性重大决策部署。对福建来说,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是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的重大机遇。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面临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福建要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新作为。

一是发挥外经贸大省优势,聚焦“六四五”产业新体系,统筹抓好数字经济和海洋经济,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和产业链水平,推动主导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集聚化,推动福建打造开放层次更高、营商环境更优、辐射作用更强的开放新高地。

二是发挥“多区叠加”优势,深度对接和利用全球化资源,坚持“3820”战略工程思想精髓,突出创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三是发挥台港澳侨优势,深化闽台各领域融合,提升闽台经贸合作畅通,推动闽台基础设施联通,构建立体式对台通道枢纽。引导和支持台企参与强链补链,构建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服务体系。实施对台文化交流品牌提升工程,深化民间基层交流,共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享新福建发展机遇。

四是拓展高质量发展新优势,以闽东北、闽西南两大协同发展区建设为着力点,推动城乡内、城乡间、山海间协调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持用工业化的思维谋划农业,着眼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充分发挥自然生态优势,推进优势特色产业链式发展,引导农村各类组织积极参与乡村治理,着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在凝心聚力惠民生中

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

我们党坚持执政为民,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又进一步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就要求新时代新福建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密切结合“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行动,大力弘扬“四下基层”“四个万家”“马上就办、真抓实干”“滴水穿石”等优良作风,统筹协调好就业、收入、社会保障、教育、文化、卫生等民生工作。

一是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将劳动力市场制度和公共就业服务良好结合,包括实施福建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和基层成长计划,支持并发展新就业形态,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

二是让人民群众有更多幸福感。消除各种机制体制障碍,使要素能够市场化配置,促进劳动力在城乡间、地区间、行业间的横向流动以及在职业、收入、教育和技能、社会身份等的纵向流动,拓宽劳动力的社会上升通道,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

三是让人民群众有更多安全感。以更大力度保障和改善民生,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实施健康福建,进一步优化医疗、教育资源,增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社会保障职能。

(作者系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副教授)

(全文共2059字)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新闻网


相关热词搜索:
 

相关新闻:

 

本网介绍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校内电话 |  诚聘英才 |  新闻投稿 | 
投稿地址 新闻热线: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新闻网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技术支持: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