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福建日报社记者、平潭时报副总编辑(挂)程枝文受邀,为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300余名学生记者作题为“全媒体时代如何做好宣传工作”讲座。讲座前举行了院学生记者站校外指导老师聘任仪式,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陈晓斌为程枝文颁发了聘书。

陈晓斌副书记为程枝文记者颁发聘书 陈静莹/摄
讲座中,程枝文分析了宣传工作的重要性,阐述了当前人们对宣传工作的不同认知,强调“宣传工作是我们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并结合自身的新闻学习和实践,重点分享了“小道靠磨”“中道靠悟”“大道靠传”,即注重采写技巧提升、新闻敏感性培养、学会与媒体打交道等三大宣传之道。程枝文认为,做好新闻宣传一定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程枝文记者为学生记者授课 翁柏杨/摄
媒体要做什么?程枝文从“耳目”、“喉舌”、“宣教”及“信息”四项职能进行阐述,并以漳州云霄的一篇报道《让每个县都有血透站》为例,重点分析了大学生较少接触的“宣教”职能。他指出正是该新闻报道者将一个尿毒症患者辗转十几个小时,从乡镇到县城再到市区去做血透的“小事”,经调查究其根本原因是血透站分布不均衡,在新闻媒体的关注和推动下,最终实现漳州市每个县城都设立了血透站,解决了众多患者的“大事”。程枝文强调当挖掘到一个能够鼓舞人心、教育群众的典例故事或题材时,成功的宣教能够放大其效应,扩大其影响力,造福更多的人。
程枝文还分享了他在《热眼旁观》一书中总结的“忍”“勇”“正”“勤”等十八字诀。“忍”,是指记者在因写稿而身心俱疲时要学会隐忍,在采访遇到冷眼时要学会包容;“正”,是指记者要正直有担当,要有新闻理想和道德底线……而十八字中最重要的就是“敏”字,敏锐地抓住并挖掘新闻点,找准典型,将细节讲好的同时做到提炼提升。
大家纷纷表示,程枝文总编的讲座案例丰富且典型,语言生动且有力、指导具体且实用。“‘不要只有观点性语言,要用事实说话。’‘记者要对自己的文字负责’……程老师的讲座语言幽默且通俗易懂,金句频现。”院学生记者站采编部2020级学生记者高芯燕表示,这是一堂很有意义的讲座,两小时收获满满“做记者虽累,但能用文字改变人们的现状,这将激励我坚持自己的‘记者梦’。”
据悉,本场讲座是学院第七届学生记者节暨学生记者训练营系列讲座之一,接下来还将陆续开展新闻采编、新闻摄影、新媒体编辑等技能培训,以及学生记者论坛等活动。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