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精准家访慰问、座谈会关心资助情况、校友讲述励志故事……2018年夏,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2018年“百人百村访百生”精准家访活动在院领导张华荣、黄俊兴、陈晓斌、王知桂、王进安、张鹏程带领下,先后奔赴福建省九地市开展。将被动救助转化为主动宣传及精准认定,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入学“绿色通道”延伸至家门口,将应急救助关爱送到家,经济救助和人文关怀兼具的资助新模式,传递温暖,更传递着立志精神。

张鹏程副院长与管理学系各系老师一同前往贫困家庭进行问候 朱高航/摄

张鹏程副院长与实践队员前往贫困家庭了解学生家庭情况 朱高航/摄
“小姑娘非常厉害,入学以来连续6个学期都是专业第一名,年年专业学习都拿一等奖学金。”7月5日,在宁德市蕉城区后岗开发区,协和学院管理学系2015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姜娟家中,辅导员林晓玲对着姜娟的家人连连称赞。
今年暑假,为响应福建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关于深化开展高校资助育人“三行”教育活动的通知》(闽教助中心〔2018〕24号),管理学系师生一行24人组成暑期社会实践队伍,深入到贫困学生家中开展“百人百村访百生”精准家访活动。
相较于往年,管理学系今年在学生资助工作上,更注重加强家校沟通,通过家访,调查了解学生家庭经济状况,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向当地贫困家庭讲解各项资助政策,根据学生实际需求,给予个性化的资助帮扶;送去生活物资,给予每位贫困学生500元慰问金。管理学系更将优秀校友带入精准家访环节,上门“把脉问诊”,直接将就业岗位送到学生家中。
“今年九月份马上就要大四了,一定要做好未来的职业发展规划。”一同入户家访过程中,在了解到姜娟的学习及家庭情况后,协和学院2009届校友李怀泽表示非常青睐姜娟在学生工作上的组织协调能力,现正致力于母婴行业创业的李怀泽当即抛出橄榄枝,“我公司提供的岗位可以让你发挥专业优势,让你多一个就业选择,希望将来还能成为创业项目合伙人。非常欢迎!”当日,李怀泽在精准家访中,将三位贫困学生收入“囊中”。
当天,这一批从100多公里外前来精准家访的教师代表队伍同样还停留着在宁德市城南镇福洋村,他们在雨中穿过村中小巷,走访贫困学生家庭,将资助温暖传递到学生家中。
“很幸运能得到这么多人的关心和帮助,让我女儿享受这么好的资助政策。孩子父亲身体不好,主要靠我这几年跑出租车维持家里基本生计,一想到眼前的困难眼泪就要掉下来了。”7月5日下午4点许,在宁德市城南镇福洋村,即将出门开夜班出租的黄诗婷妈妈停下手里的碗筷,向前来家访的教师们连声致谢。
黄诗婷目前就读于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是一名已申请家庭经济困难认定的学生。“诗婷可是咱学校的‘勤工助学之星’,孩子很优秀也很懂事。困难是暂时的,也感谢您顶着这么大的压力将孩子送到协和学院,感谢对我们学校的信任。”协和学院管理学系党总支副书记苏秋红忍不住对叶丽淑夸赞孩子在校期间的优秀表现。
福建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业务副科长林予佳在此行精准家访中,还为学生们详细介绍了一系列贫困助学政策,并表示,扶贫问题是最接地气的问题,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也会尽可能为家庭困难学生争取助学机会,她提出,要把好的政策要落实到真正有需要的人。
从班级团支书到年级学生会主席,学生干部工作繁忙成绩却始终名列前茅,管理学系2015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游溱溱深知,学习是她改变一切的有效途径。凡是能够努力抓住的机会,她都全力以赴做到最好,“国家励志奖学金”、院“专业学习一等奖学金”、各项资格等级证书都是她努力的证明。“想给家里减轻点负担”,秉持这样的信念,成为了学院图书馆“勤工助学管理员之星”。

“百人百村仿百生”精准家访活动座谈会 朱高航/摄
除了重点走访三名贫困学生以外,当日上午,管理学系还与宁德市宝田农业有限公司签约实践基地,并召开“百人百村访百生”主题座谈会,协和学院副院长张鹏程,学院教学实践与就业指导事务部、学生事务部、管理学系相关负责人,当地优秀校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代表,社会实践的师生参加了座谈,推进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取得成效。
座谈会上,通过管理学系校友黄彩妙、李怀泽等分享自己的创业经历和工作经验,建议学弟学妹们放开心态、适应新环境,提前规划发展方向并不断为之不懈努力,由此发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贫困地区学生参与到“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中,广大师生一道,积极探索脱贫方法,教育引导学生返乡就业创业,推动当地社会经济建设。
精准家访期间,协和学院副院长张鹏程为管理学系贫困生发放慰问金,并勉励道:“党和国家历来极其重视助学救困,在改善和解决贫困生问题上下了真功夫,花了大力气。我们此行的目的就是给大家传达政策、讲解政策,让同学们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都能顺利完成学业并实现就业。大家有困难要及时向学院提出,希望每一个家庭困难的孩子都能够自立自强,用一颗勇敢的心面对困难,用一颗奋进的心努力学习生活,用一颗感恩的心回馈社会和国家。”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