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暑期社会实践③ | 非遗唱腔里的红色记忆 实践队在屏南开展沉浸式思政实践

发布时间:2025-07-05浏览次数:10

7月4日,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国际教育学院荣光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屏南县仙山学习馆,以读书会结合艺术大思政课的形式,将国家级非遗四平戏与红色教育融合,开展“非遗 + 红色”主题实践活动,落实《中共福建省委教育工委关于深入开展“习近平总书记与大学生在一起”主题宣传教育的通知》要求,让青年学生在理论浸润与艺术实践中感悟思想伟力。

上午,队员们依次参观“摆脱贫困主题雕塑”“中共闽东北特委驻地纪念碑”,聆听屏南苏区历史讲解,重点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论述。

20250704 国际教育学院暑期实践 摆脱贫困主题雕塑前合影 陈佳皇 摄.jpg

实践队员参观“摆脱贫困主题雕塑”

9507f02163dce53b49f8374a71222ef.jpg

实践队员参观“中共闽东北特委驻地纪念碑”

随后,实践队举办了读书分享会,屏南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陈章萍出席了活动。她与实践队员亲切交流并围绕屏南县非遗文化的历史底蕴、传承现状,以及文创产业的创新成果和发展规划等内容展开介绍,让大家对屏南文化特色有了更全面深刻的认识。

7fef914a0942fef90d8ba3d286c00d93.png

屏南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陈章萍

20250704 国际教育学院暑期实践 屏南县县长讲话 陈佳皇 摄 (3).jpg

读书分享会现场

国际教育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刘京华带领队员精读《习近平文化思想实践案例选编》中《以文创留住乡愁 激发传统村落新活力——福建省屏南县探索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助推乡村文化振兴的新路径》一文。

IMG_0967.jpg

国际教育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刘京华

随后,围绕 “Cultural Confidence in Rural Revitalization” 展开主题英语角活动,用英语分享 “四平戏作为乡村旅游名片” 的实践体会,将非遗故事转化为国际化表达。

IMG_0994.jpg

英语角活动现场

20250704 国际教育学院暑期实践 福建师大海外教育学院留学生代森分享 施煌 摄.jpg

福建师范大学海外教育学院留学生代森

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陈志平为实践队员开展《铭记抗战历史・传承苏区精神》思政课,讲述屏南苏区军民抗战事迹。

20250704 国际教育学院暑期实践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陈志平给同学们上思政课 陈佳皇 摄.jpg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陈志平

受此启发,队员们现场展演改编的抗日题材四平戏片段,将“保家卫国”主题与“一人主唱、众人帮腔”艺术特色结合,留学生杰思明主动参与帮腔,用行动诠释文化共鸣,展现非遗跨越国界的魅力。

650032f9fde57e083c541c68c83b10b.jpg

20250704 国际教育学院暑期实践 在摆脱贫困主题雕塑前展演抗战主题剧目 陈佳皇 摄.jpg

实践队员们展演改编的抗日题材四平戏片段

20250704 国际教育学院暑期实践 福建师大海外教育学院留学生郑思明 陈佳皇 摄.jpg

福建师范大学海外教育学院留学生杰思明

据统计,实践活动通过抖音直播吸引超 2000 人次观看,海外实践队员将同步在英国、澳大利亚高校进行宣传推广。

直播场景.JPG

直播现场

此次活动将读书会的理论学习与艺术大思政课的实践结合,落实 “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 要求,通过非遗创新展演践行思政教育理念。后续,实践队将整理调研成果,为四平戏传承与创新注入青年力量,助力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光彩。

IMG_1160.jpg

合影留念

林佳怡 徐婧瑜 供稿

 施煌 陈佳皇 图片

宁姝婷 陈俞静视频

黄昱可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