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文献信息开发
文献信息开发室与我院文化产业系合作完成第八期《汉语教学研究》专题文献编写
来源: 图书馆  发布时间:2023-02-13 点击:53    返回

汉语教学研究

 

一、引言

汉语教学对传承文化,加强国家凝聚力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汉语教学的普及不仅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承,还对加强文化自信,促进各地区各民族的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我国不断地提高综合国力的过程中,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有利于传播中国文化,让各国更好地认识中国,从而提高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当前关于汉语教学的研究集中在对外汉语的发展和汉语教学改革两个方面。为了更好地了解汉语教学研究动态,本文收集了当前的汉语教学研究动态,归纳了相关文献,供师生们参考。

 

二、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1 对外汉语教学界发表的论文数

50年代

60年代

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

19篇

6篇

75篇

501篇

2088篇

数据来源于论文《五十余年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纵览——<对外汉语教学研究论著索引>编后》[1]

2 地域文化融入对外教学策略

广西文化[2]

贵州文化[3]

景德镇文化[4]

冀东文化[5]

1.编写桂地特色教材、增设桂地文化进修课。

2.培养高素养地域文化型教师队伍。

3.语言教学与文化结合、系统化课程设置。

4.变换教学模式,体验与讲解及技能训练相结合。

1.科学构建贵州地域文化课程体系。

2.编订贵州地域文化类的教材。

3.创新对外汉语文化教学模式。

1.构建具有地域特色的对外汉语教学体系。

2.注重编订地域文化为主题的汉语教材。

3.教师应当明确开展地域文化教学的原则。

4.教师需要注重及时创新课堂教学的形式。

5.教师需积极组织开展课外文化实践活动。

1.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引导作用。

2.编撰合适的冀东地域文化教材。

3.完善对外汉语教学课程体系。

4.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课内外双方位介绍冀东文化。

5.举办冀东文化系列的专题活动,通过文化实践培养学生兴趣。

 

3 部分高校关于对外汉语教学研究项目

项目名称

负责单位

负责人

项目类型

“面向全球孔子学院的中国概况教学的创新研究及其教学课堂建设”子项目“孔子学院中国概况教学大纲的创新研究”

北京大学

刘元满

国家社科基金

国际中文教育标准建设和推广研究

北京大学

王添淼

国家社科基金

汉语交际能力标准与测评体系研究

北京语言大学

王佶旻

国家社科基金

汉语考试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北京语言大学

赵琪凤

国家语委一般项目

外向型汉语学习考词典使用及需求国别化调查研究

山东大学

刘颖

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课程设置与建设研究

山东大学

王尧美

一般项目

注:以上信息来源于负责高校的官方网站

 

随着全球化和中国国际地位不断地提升,越来越多海外学子学习中文,对外汉语教学成为汉语教学界一个重要课题。对外汉语教学的实质是在了解汉语语音、词、词组、短语、句子的使用规则上,培养一定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6]。其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创造性地使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经历了从无到有、逐渐发展的过程(表1)。五十年代,对外汉语教学界发表的论文数仅为19篇,到了90年代论文数达到了2088篇。1978年,北京语言大学的学者吕必松在北京地区语言学科座谈会上提出了把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来建设,成立专门的研究机构的建议[7]。这件事情被认定为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建设的开端。此后,对外汉语教学的学术研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1984年,鲁健骥发表的《中介语理论与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语音偏差分析》,打开了国内对外汉语教学界从学习者角度研究对外汉语学的大门[8]1986年,吕必松在《试论对外汉语教学的总体设计》中提出了学科建设的总体设计理论[9]。该理论从宏观的角度考虑了语言教学中存在的各种矛盾、理论教学中的各种关系,用来指导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测试评估,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弊端[10]1989年,张亚军对古代汉语教学史的发展进行了梳理,并对所使用的教材做了例证性阐述[11]1996年,陈小荷利用汉语中介语语科座系统集中分析留学生在某一语法点上产生的偏误,避免了空泛的议论[12]

九十年代以来,学者们注重研究多媒体技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北京语言大学的学者们在九十年代初期开展了大量基于语料库应用研究[13]14],多年来为国内外广大语言学家、汉语教师和研究生提供了检索服务[15]。这一时期,负责对外汉语教学的单位研发出了大量多媒体教材。1990年,在国家汉学办的支持下,中央电视台海外中心制作了第一套大型电视对外汉语教学片《你好,北京》。该片面向零起点的外国人,根据语言的交际能力把教学分为26个题材项目,注重培养初级水平学生的听说能力。1997年,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制作了第一部商务汉语电视教学片《国际商务汉语》。该片面向中高级汉语学习者,具有以国际商务内容为出发点;努力营造真实的商务环境;框架设计考虑的核心问题是方便学院自学和远距离学习;注重语言和语言教学规律等特点[16]

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现代科技被广泛应用于对外汉语教学,支持全球汉语学习。这一时期,研究者们结合汉语教学和中国文化,研发出了大量优秀的教材。例如,2007年至2011年出版的《中国文化百题》,介绍了200个文化点。2013年出版的《中国民俗》精选了30项外国人感兴趣的中国民俗文化项目,用丰富的视频映像和深入浅出的解说文字进行了介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翻转课堂、平台教学等理念也被广泛应用于对外汉语教学中。学者们对翻转课堂进行考察后,肯定了翻转课堂应用国际汉语教学的可行性[17][18]2010年以来,许多高校将翻转课堂应用于对外汉语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例如,天津大学国际学院开根绝《国际中文教育等级标准》,设计了面向海外的翻转课堂线上教学模式,方便了由于新冠疫情无法来华学习的海外学子们学习中文[19]。为了方便线上教学,相关研究机构研发了教学媒介。例如,北京语言大学针对对外汉语教学线上教学研发了汉语智能教学App软件系统——SAIT汉语、“汉语语言点查询系统”、“国际中文智慧教学平台”。

近年来,不少学者建议将地方文化融入到对外汉语教学中。将地域文化融入对外汉语教学不仅有利于克服当前对外汉语教学中过于抽象的弊端,使教学内容更具“生活化”“真实化”,提升留学生的文化适应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还可以促进地方文化的传播[2][3]。来华留学生也希望接触到地方文化。据毛向樱对在北部湾大学国际交流与外国语学院学习汉语的留学生进行的调查,将近60%的留学生表示非常希望能在汉语课本中接触到桂地文化,高达91%的留学生表示对于文化体验活动非常感兴趣。目前,学者们对将地域文化融入对外汉语教学提出了三个方面的策略(表2)。课程方面,学者们主张构建具有地域特色的对外汉语教学体系,并改变教学模式,将体验、实践等因素融入到教学中。教材方面,高校等相关单位应该编订地域类的教材。教师资源方面,应该要注重培养地域文化型的教师队伍,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中的引导作用。

为了推动汉语教学国际化,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制定了新汉学计划,致力于为海外研究中国的优秀青年提供丰富优质的研修资源与多样化的发展空间[20]。该项目包括博士培养项目、高级中文翻译人才项目、综合学术项目、教序项目。其中,综合学术项目支持外籍学者到中国高校访学研究;支持新汉学博士论文出版,翻译中国古代典籍和现当代优秀作品;支持举办相关国际会议。教席项目支持中外高校共同在海外设立中国研究教席,开展相关教学和研究工作。不少国内高校也开展了汉语国际化的工作。广西师范大学设立了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招募来自美国、波兰、韩国等国家的留学生[21]。大连外国语大学设立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探索中国文学在世界各民族的传播轨迹和路径;梳理中国文学典籍外译的历史、人物和译本;以学术史的方法研究各国汉学(中国学)发展与历史变迁[22]。为了更好地在不同国家推广汉语教学,各大高校开展了相关的研究(表3)。北京大学承当了科研项目《国际中文教育标准建设和推广研究》。北京语言大学承担了《汉语交际能力标准与测评体系研究》。山东大学承担了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外向型汉语学习考词典使用及需求国别化调查研究》。

 

三、汉语教学改革的研究

4 部分高校关于汉语教学的研究项目

项目名称

负责单位

负责人

项目类型

汉语派生词发展史

中国人民大学

杨贺

一般项目

汉语话题延续与转换机制及其计算模型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

卢达威

一般项目

基于现象学与阐释学的中国古典意向理论研究

贵州财经大学

冀志强

国家社科基金

近代汉语常用词词库与常用词历史演变研究

清华大学

张美兰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新时代中国特色语言基本理论问题研究

清华大学

黄德宽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基于大数据技术德古代文学经典文本分析与研究

清华大学

刘石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注:以上信息来源于负责该科研项目的高校的官方网站

 

汉语教学改革对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当前现代汉语教学存在教学内容与教时课程量不足的矛盾;传统教学理念与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不足的矛盾;教学方法创新不足,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考察方式简单粗暴,不能全面考察学生的语言能力等问题[23]。针对汉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学者们做了大量研究,并提出了建议。孟祥英探析了能力范式下现代汉语教学改革策略。其总结了能力范式下现代汉语教学课程的目标为:专业能力,在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中具有较高的分析、理解和运用汉语文字的能力;社会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培养与同伴沟通能力,培养组织表达和社会参与的能力;方法能力,具有广泛地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的能力;个性能力,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对自己学习负责的态度,培养学生的独立性[24]。马晨晔通过总结《现代汉语》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实践经验,提出了三点改进汉语教学的建议:通过结合书法教学,强化汉字审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整合课堂思政,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强调文化自信;创作教学方式,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强课堂趣味性[25]。刘晓英以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为例,探讨了应用型人才培养下古代汉语教学改革,并提出了三点改革措施[26]。这些改革措施包括:探究字体演变,以小篆求字义,培养能力型的语言工作者;重视近体诗、文言文的写作,培养创作型的文字工作者;加强对古代作品的解读,培养具有理解力和鉴赏力的文化传播者。张婷婷认为在古汉语教学中教师要在传授学生们基本知识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古文的内涵,并通过提高学习兴趣,增加实践课程等方法,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自主性[27]。刘平源认为在互联网背景下,现代汉语教学还应当结合互联网技术,开展公开课、慕课、微课等新型教学模式,充分发展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激发学生兴趣[28]。此外,一些研究主张将茶文化、传统民间故事等传统文化因素融入到汉语教学中[29][30],在汉语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明白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31]

汉语教学改革的研究也包括了关于少数民族地区的汉语教学模式。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汉语教学对加强民族团结、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也面临着资金投入不足、缺少教师队伍、学生缺少学习汉语的语言环境等困境[32]。以西藏为例,少数民族学生使用汉语的频率不高影响他们学习汉语的积极性,而精通汉藏语言的教师人才队伍不足,缺少适用的教材,使得少数民族地区的汉语教学面临巨大的困难[33]。为了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汉语教学效果,除了增加这方面的资金投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外,还应该改进现有的教学方法。对此,学者们对改进少数民族地区的汉语教学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例如,张健和许红花研究了朝鲜族小学汉语教学的多模态(言语模态、图画模态、动作模态)策略[34]。范瑜和杜银萍根据少数民族学生专业学习和职业发展需求提出了分层次教学策略[35]

为了提高汉语教学效果,近年来相关研究单位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表4)。中国人民大学承当了《汉语话题延续与转换机制及其计算模型研究》等科研项目,取得了良好的成果[36]。例如,汉语言文字研究方面,大学的研究成果有《现代汉语指称形势及其再篇章中的运用》、《现代汉语中修饰成分的成句功能》、《现代汉语要略》、《北京话口中的“被”字句》等。大学还编写了教材《论第二语言教材评估》、《谈高级汉语课程设置与教材使用》等。“十三五”期间,清华大学中文系完成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近代汉语常用词词库于常用词历史演变研究》、《新时代中国特色语言基本理论问题研究》、《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古代文学经典文本分析与研究》。贵州财经大学承当了国家社科基金《基于现象学与阐释学的中国古典意向理论研究》。

 

 作者:吴凡 宾莹



参考文献

[1] 孙德军.五十余年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纵览——《对外汉语教学研究论著索引》编后[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9(2):45-53.

[2] 毛向樱,黄小芬.广西地域文化视域下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39(1):8-12.17.

[3] 黄锦,郭思好,白彩艳.地域文化在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中的应用——以贵州文化为例[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1,536):187-190.

[4] 李聪,李锦伟.地域文化融入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以景德镇陶瓷文化为例[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27):38-40.

[5] 樊晓博,李东伟.冀东地域文化融入对外汉语教学对策研究[J].大学语文建设,202212):71-73.

[6] 王慧东.从文化传播角度讨论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性[J].现代职业教育,2020(10):130-131.

[7] 孟琮.北京地区语言学科座谈会简况[J].中国语文,19781):78.

[8] 吕必松.试论对外汉语教学的总体设计[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6(4):4-18.

[9] 鲁健骥.中介语理论与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语音偏差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43):44-56.

[10] 刘珣,张旺熹,施家炜.对外汉语教学论文选评(下册)第二集(1991-2004[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8.

[11] 张亚军.历史上的对外教学[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93):77-95.

[12] 陈小荷.跟副词“也”有关的偏误分析[J].世界汉语教学,19962):54-60.

[13] 徐娟,袁志芳,谷虹.基于因特网的远程汉语教学现状综述[J].语言文字应用,19991):54-59.

[14] 张普.近年来汉语信息处理技术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中心的应用[C].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秘书处.中国对外教学学会成立十周年论文选[C].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6.

[15] 赵琪凤,钱亮亮.北语与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理论体系建设[J].国际汉语教学研究,20223):53-61.

[16] 李忆民.视听说对外汉语教材编制初探——《国际商务汉语》的总体构想与编制原则[J].汉语学习,19991):49-53.

[17] 孙瑞,孟瑞森,文萱.“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53):34-39.

[18] 匡昕.汉字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索[J].国际汉语教学研究,20204):31-39.

[19] 张丽媛,王业奇.基于翻转课堂理论的线上汉字教学模式的研究[J].现代语文,20224):79-85.

[20] 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 新汉学计划[EB/OL].[2022-10-30]. http://www.chinese.cn/page/#/pcpage/project?id=135.

[21] 广西师范大学.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EB/OL]. [2022-10-30]. http://www.cice.gxnu.edu.cn/1136/list.htm.

[22] 大连外国语大学.汉学院[EB/OL].[2022-10-30].http://scs.dlufl.edu.cn/.

[23] 孟祥英. 能力范式下现代汉语教学改革策略探析[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21363):50-55.

[24] 陈芳.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下的现代汉语教学改革探析[J].文化产业,202124):32-33.

[25] 马晨晔. 在汉子教学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探索——以《现代汉语》教学为例[J]. 汉字文化,20227):47-48.

[26] 刘晓英.应用型人才培养下古代汉语教学改革探讨——以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为例[J].教育观察,2019,8(31):69-71.

[27] 古丽加依娜尔·哈山.中国茶文化在对汉语教学中的渗透[J]. 福建茶业,2022(8):99-101.

[28] 张婷婷.论古代汉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革措施[J].教书育人(下旬刊),20222):107-108.

[29] 刘平源.互联网背景下现代汉语教学的改革创新研究[J].大学语文建设,201912):56-57.

[30] 高艳芳. 论民间故事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J].歌海,20216):21-2530.

[31] 古力努尔·乃比江. 汉语教学中的中国传统文化教学——以传统茶文化为例[J].福建茶业,2022(8):102-104.

[32] 马晓燕.大学汉语教学重要性及教学现状分析[J].长江丛刊,201712):163-164.

[33] 王洪佳.少数民族地区汉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摭探[J].成才之路,202134):118-120.

[34] 张健,许红花.朝鲜族小学汉语教学的多模态策略[J].汉字文化,2022(10):107-108,114.

[35] 范瑜,杜银萍.少数民族预科汉语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8(26):13.

[36]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学院科研情况[EB/OL].[2022-11-8].http://scsce.ruc.edu.cn/kxyj/kycg/index.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