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课承担着为青年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为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中坚力量。[1] 思想教育可以理解为:“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2]当代大学生担负着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他们的三观影响着社会主义现代事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3]“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4]高校是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但是目前高校资源分配不均、缺少创意、忽视实效性等问题,同时还面临着新时代文化多元化、信息渠道多样化带来的挑战。[5] 这些问题在民办高校较为突出。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指出:“民办学校、中外合作办学思政课建设相对薄弱。”民办高校在学生素质、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上具有特殊性,使得其思想教育工作与公办学院存在差异性。为了均衡这种差异性,本文归纳了关于民办高校思政课建设的文献,为民办高校思想政治课改革提供参考。
一、民办高校思政课建设概况
进入21世纪以来,教育界重视对民办高校思政课的建设。民办高校思政课建设可以分为萌芽、起步和发展三个阶段。[6]
2000年至2005年为民办高校思政课建设的萌芽阶段。这一时期,我国首批民办高校建立起来。随之,教育界也关注民办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2000年,黄河科技学院校长胡大白教授在论文《论民办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中提到民办高校的发展离不开政治思想工作这条生命线。[7]国家分别于2001年、2002年、2004年召开全国民办高校教育研讨会,讨论民办高校的思政教育。其中,2001年的首届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题座谈会上教育部社政司赵军明确表示:“民办高校在办学主体、管理体制、投资渠道等方面与普通公办学校有所不同,但同样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都必须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围绕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开展党的建设和思想教育工作。”这一时期有关思政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笼统的民办高校政治思想工作,包括论述民办高校政治思想工作的必要性、对师资的要求、加强思政教育工作的思路等方面内容,缺少把思政课作为主题的著作。[8]民办高校思政课建设还处于萌芽状态。
2006年至2015年为民办高校思政课建设的起步阶段。这一时期,教育界加强了对思想教育的理论研究,关于思政课的研究发展起来。2009年,上海市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协作组出版了《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与创新》,收录了22篇关于思政课建设的论文。[9]这些论文总结了民办高校思政课的实践经验。教育部于2011年颁布的《高校思想政治卢纶建设标准(暂行)》中规定“独立设置直属学校领导的,与学校其他二级学院(系)行政同级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组织二级机构”等要求。各地民办高校响应政策建立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组织。2014年,上海市委政府提出了“课程思政”这一概念,打破了“思政课程”的孤岛效应,将思政课的内涵融入到各类课程中,在提升学生们的专业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的思想政治素养。这一阶段的思政建设主要是总结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经验,在此基础研讨如何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为今后思政课建设奠定理论基础。
2016年至今是民办高校思政课建设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思政课建设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思政课理论研究得到快速发展。理论研究集中在民办高校的教育主体、教学方法和教育对象等方面。其中关于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所占的比重较大。其内容涉及到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及改进对策。[10][11]这些研究提出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除了高校自身努力外,还需要国家政策的保证。教学方法的研究上,研究者们提出要实现教学方法多样,如引入混合式、翻转课堂、对分课堂等教学方法。教学对象的研究中调查了学生对思政课的认同,研讨了如何在互联网背景下开展思想教学。这些研究对了解学生这个教育主体的特征,提出根据他们的需求改进思政课教学。不少民办高校通过改进教学方法,提高了教学效果。例如,上海彬达学院根据“慕课”教学的思路对思政课教学进行改革,通过线上与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他们的满意度。[12]
近年来,民办高校思政课建设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一方面,随着民办高校扩招,教学资源分配上面临着压力。2017年,我国民办高校的在校人数为628.46万人;到了2019年,在校生人数增加至708.83万人。[13][14]两年间在校人数增加了11%,但是教学资源却没有相应地增加,这加重了现有教师的负担。另一方面,随着信息化的推进,学生获得的信息增加,使得思想上呈现价值多元化、信息碎片化、网络依赖化的趋势,增加了思想教育工作的难度。[15]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民办高校在新时代应该加强思政课的建设。
二、 民办高校思政课差异化
由于受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民办高校的思政课教学效果与公办高校存在差异。这些差异表现在施教对象、施教主体、管理上面。[15]
施教对象方面,民办高校的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难度大。民办高校的学生具有较为矛盾的思想行为特点。这主要表现为思想端正,但缺乏深层次的思考;价值取向多元化,但行为倾向于功利化;有强烈的学习愿望和动机,但学习持久性较差;心里需求趋向多元化,但心里上的自卑感较强。[16]这些特点给民办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首先,民办高校大学生的政治信仰方向多元化与信仰边缘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西方文化和思潮不断地通过各种新媒体方式介入到民办高校学生的生活中,给正在形成三观的青年学生带来巨大的冲击。受此影响,学生的政治信仰方向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另一方面,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单一的理论说教,枯燥的政治学习,导致部分学生对政治的热情不高,参与度不强,导致出现信仰边缘化现象。其次,民办高校学生的价值观趋于功利化和世俗化。由于民办高校的性质比较特殊,在部分学生心中收费比较较高,使得在求学的过程中更多地考虑自我的获取,更愿意参加功利性极强的活动。近年来,部分学生受一些互联网等平台上负面消息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价值标准、奋斗原因、择业观念等方面日趋功利化和世俗化,主要表现在崇尚拜金主义、享乐主义;道德意识模糊等。再次,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存在自卑心理强、焦虑心理严重、心理适应能力差等问题。[17][18]部分民办高校的学生心里上觉得自己不如公办院校的学生,认为被社会边缘化。这使得他们往往会产生自卑情绪,心里上容易失衡,影响上课积极性。随着民办高校扩张,学生数的增加也衍生出了一些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极端问题频发。这些主要表现在自律性差、目标摇摆不定、校院人际关系紧张、自信心不足、心理调适能力弱等问题。一些案例中学生的心理问题还引发了抑郁症。
施教主体方面,教师队伍专业水平参差不齐,教学方法无法适应教学需求,民办高校思政教师队伍存在队伍庞大,人员组成复杂。除了思政课教师外,思想政治工作多数由辅导员和管理部门人员承担。这些情况导致了思政教师队伍“不专业”的问题。这主要表现在部分年轻辅导员自身理论基础薄弱,专业素质不达标。教学人员毕业学科不同,教学方法各异,难以形成统一的教学模式。管理人员年龄参差不齐,观念上的差距使得他们难与青年学生沟通。一些高校聘请校外兼职教师弥补教学资源的不足,但是兼职老师往往会因为学院的地理位置、原单位调动需求、课酬等问题不愿意长期执教,离职率高,使得教学缺少延续性。[19]此外,部分思政教师采取不合理的教学方法,误导学生。例如,部分老师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课堂上讲剩余价值的时候,得出了学好理财很重要的结论。[20]这不但背离了思政课的目的,还给学生的三观形成造成负面影响。教学方面,由于民办高校教学工作量大,教学时间紧迫,使得广大教学人员没有充分的时间研究改进思政教学的方法。这导致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过程中说教多,内容枯燥,缺乏事实的认可度。一些公立学院的兼职老师把公立学院的教学方法全盘搬过来,使得民办学校学生难以适应。[21]这些问题容易让学生逆反心理,也忽略了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个性需求。
管理方面,民办高校对思政课的管理存在问题。由于民办高校多数以培养应用型、技术型人才为主要目标,所以导致部分民办高校并没有重视思政课的建设。[22]根据2020年颁布的《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中明确高等学校要设置马克思主义学院等独立的教学科研二级机构,但是大约有1/3的民办学院没有独立设置相关机构,而是把思政部与其他教学部合并。[13]民办高校的一些管理制度也制约了思政课建设。由于民办高校经费来源于学费,所以重视学生的满意度。这也影响了对教师的考核。由于民办高校中绩效考核往往是由管理部门参与,大多数教师不参与,导致考核中只根据单一的标准评价教师,影响教师的积极性。[23]学生往往因为听不懂一些学问深,理论功底厚的教师的课而给他较差的评价,而对那些学问不深,思想庸俗的教师给予很高的评价。[20] 这种不合理的考核制度给民办高校的思政课建设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除了客观因素外,部分民办高校根据自身的条件,改变思政课教学方式,主观地实现差异化。近年来,部分民办高校主张改变传统单一的思政课教学模式,将茶文化等传统文化融入到思政课堂。[24][25]在一些革命老区,高校也利用当地丰富的红色资源,开展具有地方特色思政教育。例如,在把“大别山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堂的过程中,大别山地区高校的教师们收集了大量大别山革命往事,增加对大别山革命历史事迹的理解,在课堂感染学生;在保证课时的基础上,带领学生们参加实践活动做到“知行合一”,在实践中学习;拓展载体,利用多媒体平台传播,把“大别山精神”融入校院文化中,丰富校园文化的红色内涵。[26]这些教学方法让民办高校结合自身的条件,“因地制宜”地展开思想政治工作,起了积极的效果。
三、民办高校思政课差异化均衡
民办高校加强思政课建设具有重要性和必要性。这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民办高校加强思政课是培养新时代国家建设人才的要求。加强民办高校思想教育工作不仅是保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需要,还是实现学生培养的内在需要。[25] 民办高校成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人才的重要角色。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这要求高校除了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外,还需要培养他们的政治素质、文化素质、能力素质、身心素质、劳动素质。民办高校可以将通过思政课培养他们的素质外,还可以通过与美学教学、朋辈教育等结合的方式全方位地培养大学生们的内在素养,使他们成为符合社会主义建设需求的应用型人才。[28][29]
另一方面,加强思政课建设是民办高校发展所必须的措施。民办高校的社会认可度普遍低,学生生源与师资力量与公立高校有差距,所以往往忽视思政课的作用,甚至一些专家还提出可以适应情况而降低思政教育的标准。[23][27]这种观点忽略了思政教育具有的“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作用。无论是公办高校还是民办高校,一个高校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合格的毕业生。从这一点来看,民办高校更应该要加强思想教育工作。首先,高校可以通过思想教育工作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一个学生只有明白他们的人生价值以及学习的意义才能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出社会责任意识。这个工作必须得由思想教育来实现,而思政课是思想工作的重点。只有加强思想教育工作,培养学生们素质,才能使他们成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从而让高校长久地发展下去。其次,思想教育是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思想教育工作除了让学生明白理论知识外,还应该是提高学生学生自我修养,培养良好心态的途径。只有这样才能根本上解决学生在校园生活中出现的自卑心强等心里健康问题,积极面对学习生活中的困难,使他们在走向社会后能够适应社会,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为了均衡民办高校思政课的差异化,民办高校应该要重视思政课建设。首先,民办高校要改变教学理念,使思政课能够适应教学需求。在新时代,思政教育工作必须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原则。[30]这要求思政教育要定位于解决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所面对的问题。[31]思想教育工作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能够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解决中国实际问题。为了让新时代青年学生接受思政教育,必须要了解他们所面对的问题,通过思想教育解决这些问题,使他们明白学习思政课的意义。[32]其次,思政课必须要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传统思政课往往以枯燥的理论讲授为主。这种方法难以调动当今信息化时代成长的青年学生,影响了教学效果。此外,思政课的考核效果较为单一,往往只是把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标准,难以客观地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33]根据对青岛工学院学生对“概论”课的态度进行的问卷调查,76.1%的学生希望教师讲授的理论知识能与实践相结合,84.1%的学生认为活泼的教学方式可以提高教学效果,还有31.7%的学生认为单一的考核方式难以激发学习积极性。[34]这些说明学生也渴望改变教学方式来提高课堂的效率。其中一个行之有效的措施为以“课程思政”的理念建立教学体系,完善管理评价体系。[35]再次,民办高校应该要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建设。民办高校在师资队伍建设中应该加强带头人引进力度和内部学科带头人培养力度;整合、优化教师队伍建构;建构灵活、有效的团队内部管理运行机制。[36]
精细管理被推荐为改进民办高校思政教学管理的有效方法之一。所谓精细化管理是指通过规则的系统化和细化,应用程序化、标准化、数据化和信息化的手段对各单元进行精确、高效、协同和持续运行管理的一种方法和技术。[37]精细管理通常应用于企业管理中,引导企业提高管理效果,提升竞争力。[38]近年来,一些研究主张应用精细化管理的方法提高高校思政教学质量。[39][40]精细管理在思政课教学管理中应用是要将教学管理的整个过程进行分解细化,根据每一环节的情况制定相应的目标要求、客观标准以及操作规范,利用严谨的系统化、数据化的程序运行手段,使高校思想课教学管理以精确、系统、科学的方式高效运行。因此,在教学管理的过程中要重视工作的精细化、标准化、高要求、高质量。[41]这是一种现代化教学管理模式。它要求精心设计明确、周密、细致的目标任务,在此基础上构建有效的教学目的指向和目标体系;应用程序化运作手段,严密管理思政课教学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还要避免增加不必要的管理环节,重视根据不同对象和内容采取更有效的方法。例如,大理大学在思政课的“骨干宣讲法”中设计并采取了一套精细周密实践教学改革方法。[42]该方法是教师根据要求选拔学生,组织他们去现场教学,开展实践体验,然后学生骨干回校后在全班学生面前进行实践教学感悟宣讲,让全体学生间接地将实践教学效果覆盖到全体学生,还节省了成本。精细化管理的核心是以细致的管理方法实现教与学的和谐共鸣。[43]为了实现这个目的,要根据学生的知识维度、情感维度、文化维度设计课堂教学。[44]同时,精细化管理是一个文化领导。在企业管理中,真正执行精细化管理需要管理者将精细化管理的理念渗透到企业文化中去。[45]类似地,在精细化管理在教学中管理者也应该积极思考,主动作为,积极营造一种能充分发挥师生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充满正能量和向心力的文化氛围。
为了结合民办高校的特点,在思政教学中可以引进差异化教学的理念。差异化教学是指教师根据学习者的需要、学习风格或兴趣改变教学的进度、水平或管理以此提高教学效率。[46]实施差异化教学需要教师根据学生个体的兴趣、能力以及天赋等差别,有组织、有计划地设计出适合学生个体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机制,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与发展。[47]多数民办高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所以可以采取差异化项目教学。这种项目教学方法把学习过程分解具体的项目进行操作,让学生们在课堂学习和实践中,学习思政理论知识,并应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培养情感。[48]
作者:吴凡
参考文献
[1] 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 [EB/ OL].教育部网站,http//www.moe. gov.cn/srcsite/A02/s5911/moe_ 621/202002/t20200207_418877.html.
[2] 赵建华,陈宝旺. 基于师范类专业认证的教育实习改革探析 [J].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9(2):1-5.
[3] 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Z].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0.
[4] 习近平. 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EB/OL]. (2019-03-18)〔2019-04-15〕. http://www. xinhuanet. com/politics/ leaders/2019 -03/18/c_1124250386. html.
[5] 渠长根,王静. 新时代高校红色文化育人研究综述 [J].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289-296.
[6] 刘锁霞. 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二十年研究回顾 [J]. 湖北开放学院学报,2021, 34(20):94-96.
[7] 胡大白. 论民办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 [J]. 黄河科技学院学报,2000(4):16-20.
[8] 李忠庆、李春霞. 民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综述 [J]. 济南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2(4):71-74.
[9] 上海市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协作组. 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与创新 [M].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10] 周娇. 思政课青年教师的现实困境与对策 [J]. 辽宁高职学报,2019(2):59-81.
[11] 龙晓燕. 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以云南省六所民办高校为例 [D]. 昆明:云南财经大学,2020.
[12] 颜鹃花. “慕课”视域下上海民办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研究——以上海彬达学院“基础课”为例 [J]. 科教导刊,2021(27):124-126.
[13] 阙明坤,孙艳艳. 民办高校思政课建设现状、困境与对策 [J]. 中国高等教育,2020(22): 58-60.
[14] 陈静. “互联网+”时代民办高校思政教育之实践教学创新研究 [J]. 现代职业教育,2019(13):101-103.
[15] 王立峰. 民办高校思政教育现状探析及路径选择 [J]. 江南论坛,2019(10):58-59.
[16] 汪芳,高铭晨,周肖. 民办高校学生行为特点及其思政教育方法 [J]. 时代报告,2020(07):146-147.
[17] 李明轩、宋修涵. 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特殊性及对策研究 [J]. 现代经济信息,2019(12):474.
[18] 邹昕. 浅析积极心理学视角下民办高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 [J]. 现代职业教育,2019(27):120-121.
[19] 李红双,李璐. 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人才队伍建设研究 [J]. 人力资源,2021(22):28-29.
[20] 盘浩. 民办高校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困境和有效方法探索 [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33(6):126-128.
[21] 雷晓斌. 现阶段民办高校思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研究 [J]. 高教学刊,2021(16): 185-188.
[22] 陈玉琢. 创新教育模式,提高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研究 [J]. 高教学刊,2015(18):80-81.
[23] 赵爽. 民办高校教师工作量评价管理制度改革探索 [J]. 现代商贸工业,2021(34):58-59.
[24] 曹玉娟,杜兆阳. 茶文化视域下民办高校思政教育的探讨 [J]. 福建茶叶,2021(4):204-205.
[25] 王丹丹. 民办高校思政教育与传统文化相融合的思考 [J]. 时代报告,2020(3):132-133.
[26] 任文刚. 红色文化中的红色基因及其内涵分析 [J].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2(3):79-82.
[27] 李婷婷. 浅谈民办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J]. 湘潮(下半月),2015(6):57.
[28] 刘松松,苏畅. 吉林省民办高校思政课美育路径研究 [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 20(19):113-114.
[29] 陈平. 民办高校开展朋辈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以无锡太湖学院为例 [J]. 智库时代,2019(48):140-141.
[30] 徐树森. 新时代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角色定位和建设路径 [J]. 高教学刊,2021(34):49-52;57.
[31] 于冰雁. 新媒体在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D]. 南昌: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6.
[32] 陈新峰,谢海泉. 师范专业教育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9(11):76-77.
[33] 王相东. 树立大思政意识,增强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2(11):43-44.
[34] 张菲菲. 基于问卷调查的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的现状及省思——以青岛工学院“概论”课为例 [J]. 教育教学论坛,2015(13):46-47.
[35] 金晓萌. “大思政”背景下民办高校推动“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研究 [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 34(18):71-72.
[36] 王蕊蕊. 浅析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团队建设困境与路径 [J]. 现代交际,2021(3):60-62.
[37] 汪中求,吴宏彪,刘兴旺. 精细化管理 [M]. 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112.
[38] 李春燕. 精细化管理在企业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J]. 智能城市,2021(23):93-94.
[39] 李芳. 以课堂教学管理的精细化提升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研究 [J]. 思想教育研究,2017(5):77-80.
[40] 杨曙霞,胡椿.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精细化管理的探讨 [J]. 2019,4(11):49-55.
[41] 何光辉. 以教学精细化管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J]. 现代教学,2011(6):65-66.
[42] 张光映,杨曙霞. 大理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学生骨干宣讲法”的探索与总结 [J]. 大理大学学报,2019, 4(1):59-63.
[43] 赵春玲. 教研室教学精细化管理与教师主观能动性发挥 [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31-32.
[44] 张立. 民办高校思政教育改革精细化管理途径探索 [J]. 公关世界,2021(20):192-193.
[45] 罗芳. 浅析精细化管理在国有企业采购中的应用 [J]. 石油化工设计,2021, 38(4):55-57.
[46] Diane Heacox著,杨希洁译.差异化教学——帮助每个学生获得成功 [M]. 中国轻工业,2004,3.
[47] 丛心蔚. 信息化条件下高职教学差异化教学模式的探讨 [J]. 科技风,2021(32):93-95.
[48] 罗婷. 高职思政课差异化教学实践 [J].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7,26(5):10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