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委员会

各系风采

【国际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与云南大学等高校学子组成高校联合社会实践团队赴福鼎市开展古建筑与文化遗产调研实践

  • 来源:国际教育学院
  • 发布时间: 2025-02-16

深入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重要论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古建筑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并在实践中培养大学生责任意识和实践能力,2025年2月7日至2月16日,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学子与来自云南大学、南开大学、华侨大学、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温州商学院等多所高校同学组成“和瑛”高校联合社会实践团队。团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福建省宁德市福鼎市及其周边地区,以“文遗探幽增底蕴,经兴注力焕新颜”主题,深入考察了当地古建筑和文化遗产,开展了为期10天的“返家乡”社会实践调研活动。


此次社会实践重点聚焦于福鼎市及嵛山地区,团队通过田野调查、古建筑记录分析以及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探索文化遗产保护的新途径。和瑛实践队成员来自全国多个省份,具有多元的学科背景。在调研中他们结合福鼎市文化遗产保护的实际情况和福建省地方文献相关记载,带着专业的知识和满腔的热情,共同致力于这一意义深远的项目。


在福鼎市的多个乡镇,实践团队成员对翠郊古民居、举州连山大厝等多处具有代表性的古建筑进行了详尽的考察与记录。通过对古建筑摄影及数字化建模等方式,团队成员不仅收集到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深刻感受了古建筑背后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价值,也切实了解了现存古建筑保护现状,并根据实践成果形成详实的调研报告,为福鼎市文旅发展及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在文化遗产调研过程中,队员们深入村镇,与当地居民交流互动,通过实地考察和深度访谈的方式,详细记录了包括白茶采摘与制作技艺、古建筑建造工艺在内的众多传统技艺以及风俗习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队员们不仅学习到了根据天气变化选择最佳采摘时间,还了解到了从晾青到并筛再到烘焙干燥这一系列精细而复杂的白茶制作过程。此外,队员们还对福鼎地区独特的古建筑风格进行了细致研究,探讨了传统建筑元素如斗拱结构和雕刻艺术在当代建筑中的应用潜力。这些丰富的调研内容为后续的文化保护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进一步推动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深度融合,助力实现文化资源的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步入新的阶段。


嵛山作为本次实践的重要地点之一,其独特的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特征成为了田野调查的重点。在嵛山岛上,实践成员对以大小天湖、大使澳沙滩为代表的一系列自然景观进行了详实的考察记录与评估。通过景观摄影与航拍摄影的方式,团队成员切身感受到“海岛与草原交织”的嵛山岛特点,也体会到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进一步挖掘嵛山岛在旅游开发的潜力。在调研过程中,队员们进一步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并对嵛山岛的文旅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团队完成了详尽的调研报告,制作了高质量的影像集并撰写了多篇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学术论文。更为重要的是,这次实践活动让每一位参与者都深刻体会到了文化遗产保护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文化遗产是民族的灵魂,是国家的记忆。通过此次社会实践,实践队成员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以实际行动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国际教育学院 来源

陈诺 摄影

徐靖怡 陈诺 撰稿

徐靖怡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