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大特色库落户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

来源:东南网 | 作者:张立庆 | 时间:2019-04-24

 

协大特色库落户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 通讯员 林响摄

东南网4月24日讯(本网记者 张立庆)怎样让学院的历史根植于学生心中,建设具有自我特色的校园文化摇篮?4月24日上午,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协大特色库在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学习资源中心二楼落成。

仪式现场,92岁高龄的福建协和大学1952届校友、校友会常务副理事长翁迈东教授激动地和福建协和大学第五任校长杨昌栋之子、著名儿科专家杨运融教授,著名动物学家丁汉波教授之女、丁友玲董事长,协和大学校友、原中共地下党平潭县委书记、原福建师大历史系教授吴秉瑜之女、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吴怀民副教授(退休),与潘玉腾、张华荣、陈晓斌、王进安、张鹏程等领导一起为福建协和大学特色库揭牌。现场掌声响起来,看着自己题写的“协大学特色库”被正式揭开红布,翁老心满意足地笑了。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协大特色库占地一百多平米,分文化前沿、校史沿革等两大板块展示了协和大学的校刊、校报、校本教材、校友字画等珍贵的协和大学历史文化资料。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展示了福建协和大学35年的奋斗历程,客观记述了协大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所取得的发展成就。展馆采取仿古、仿青设计,极力恢复当年的历史年代感。在展板设计上借鉴了协和大学图书馆的设计元素,主题颜色采取了协和红,让协和大学的元素无处不在。

“特色库的建设让我院校园文化建设以及协大精神传承和发扬从此有了一个重要阵地,我们也将持续更新馆内展品,让师生不断了解协大。”王进安副院长说道,“协大特色库的落成及对外开放,必将成为缅怀历史、励志育人、繁荣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平台;成为宣传学校、联系校友、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成为协和人奋发进取,建设全国知名独立学院的精神动力。”

“协大悠久的历史提供了一部生动翔实的教材,也为协大优秀办学传统的传承和弘扬提供了一个重要载体。”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张华荣院长表示,学院还将进一步加强对校史研究,深入挖掘协和文化的深邃内涵,守护好协和人的精神源泉;要进一步加强对学院历史文化的宣传,充分发挥好协大特色库传承历史的重要育人功能,将其打造成为展示学院办学成就的重要窗口;要积极组织师生参观学习,开展爱国荣校教育、激励全院师生厚德励进,博学自强,以真正达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目的。

“一是希望有更多人参与‘协和文化寻根’工作,不断充实特色库的内容。另一方面,希望能好好利用起来,发挥它的文物陈列收藏、文化展示和科学研究等功能。”作为福建协大的老校友,翁迈东老先生在致辞中表达了自己的期望,希望有更多的人能通过“协大特色库”,了解美丽的协大,继承并弘扬协大的精神。

丁友玲董事长回忆说,父亲当时告诉她协大的社团活动很活跃、校园刊物很丰富,其中校园的报社还出过像《协大农报》、《福建文化》等在当时很有影响力的报刊。

得知杨运融教授是福建协和大学第五任校长杨昌栋之子,大学生们纷纷围拢在杨老身旁,听他讲起父亲的故事。1947年杨昌栋当选为协大的代理校长,却因当时动荡不安的政局,只维持了一年之短的任期。但他在复杂的政治背景下保全了协大的存在。也正因如此,杨校长之于协大的意义将被永存协大史册。

作为福建师范大学的前身校,福建协和大学与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有着很深的渊源,院名“协和”即来源于福建协和大学。在短暂的35年办学历史中,福建协和大学培养出12位院士。2003年,福建师大协和学院创办之时定校名为“协和学院”,本身就是为了纪念上个世纪闪耀东南的福建协和大学,继承和发扬其优良办学传统。从2010年开始,学院正式启动“协和文化寻根”工作,旨在收集和保护福建协和大学历史资料,继承和弘扬福建协和大学文化精神与办学理念,进而唤起社会对于福建协和大学现有校址的有效保护。

协大特色库落户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 通讯员林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