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_image

战疫党旗飘18 | 文化产业系党总支:“云端”育人守初心 ,“艺”起战“疫”担使命

新媒体工作室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
2020年04月05日 10:51

图片

编者按:

新型冠状病毒来势汹汹,防控疫情艰巨严峻,党中央指出:“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各级党组织、广大师生、校友党员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防控疫情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或是坚定站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积极投身城市社区、乡镇农村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或是用纸笔、用音乐、用创意创造文艺作品,在后方为武汉加油,引导大家做好自己保证安全,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助力疫情防控工作,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青春力量,让党旗在防控战疫第一线高高飘扬。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官微推出《战“疫”党旗飘》栏目,全面报道学院广大师生、校友党员在防控疫情各条战线上先进事迹,反映协和学院党员践行初心使命的风采。


图片
《战“疫”党旗飘》第十八期

文化产业系党总支

“云端”育人守初心 ,“艺”起战“疫”担使命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处于关键时期,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文化产业系党总支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贯彻学院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系列部署,上下一心,众志成城,迅速行动,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探索创新党建工作的有效路径,将专业特色与疫情防控工作相结合,将“战疫元素”转化成“育人元素”,保证疫情防控期间思想政治教育“不掉线”,党员学习教育不放松,教学科研不停步,就业创业不松劲,“云端”育人守初心,“艺”起战“疫”担使命。


图片


图片
“云网格”全覆盖,思想引领“不掉线”


01

发挥政工先锋力,思想引领“不掉线”


文化产业系政工干部聚力学生思想引领,从“云上”到“心上”,师生同心战疫情。利用各平台开展“云晚点”,为学生科普疫情防护知识,耐心解答学生关心的各类问题;师生同上一堂思政课,将价值引领、知识传授与精神传承融为一体;与专业教师互联互通,加强云课堂学风建设。居家办公“不掉线”,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每天线上实时汇报工作开展情况,采取“一人一策”、“人盯人”等措施,对学生家长开展“网上家访”,与家长共同做好防疫工作。


图片

▲ 辅导员召开网络主题教育,与学生“云”相见


切实为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向家属确诊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以及因疫情造成的突发情况学生给予人文关怀和经济补助。建立湖北籍学生一对一跟踪帮扶机制,对特殊学生进行分类跟踪辅导,筑牢学生思想工作防火墙。


图片
图片

▲ 政工干部通过企业微信平台和学习强国平台召开视频会议


政工干部坚持走在舆论引导第一线,通过举办网络主题教育活动,为学生答疑解惑,坚持正确导向,引导学生不信谣、不传谣。


02

建立联系“云网格”,确保信息全覆盖


图片

▲ 建立联系云网格,确保信息全覆盖。


通过微信群、qq群、问卷星、秒应等应用小程序,坚持“键对键”和“面对面”相结合,精准掌握师生每日最新动向,了解师生健康状况,确保将学校的通知和关爱传达给每一位师生,实现全员覆盖。落细落实数据“网格化” ,“一横一纵”细化材料归整,纵向每日生成一个文件夹,整理存放当日产生的所有工作资料并留下工作记录;横向每生生成一个动态和静态向结合的跟踪档案,静态记录学生基本资料,动态更新学生每日体温、定位等异动信息,以不同颜色标注各类需要关注的特殊情况。


03

吹响宣传“集结号”,价值引领无死角


图片

▲文化产业系-通知公告

图片

▲文化产业系-通知要闻

图片

▲文化产业系-通知要闻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文化产业系迅速吹响疫情防控宣传“集结号”,扎实开展疫情防控新闻宣传引导工作。截至3月31日,在微信公众号发布“抗击疫情”主题推文36篇,系官方网站发布41篇,微博发布原创及转发66条。以宣传凝聚力量,大大增强师生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

全系师生将专业特色与疫情防控工作相结合,以多种艺术形式加入防疫工作之中,以笔聚力,以文战“疫”。文化产业系微信公众号设置了“抗击疫情”专栏,发布“艺”起战“疫”专题9篇。其中有艺术类专业师生作品,有学前教育专业师生原创童谣,还有“溪源”文学社成员的诗文作品。师生作品得到学习强国、新华社等主流媒体的关注和报道,学院官微多次推出系列专题。


图片

▲开设《“云党建”汇暖流》专题、


为创新“党建”新模式,确保疫情防控期间党员学习教育不放松,思想政治教育“不掉线”,推出“‘云党建’汇暖流”专题栏目,报道各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展示各支部风采,以实际行动彰显党组织责任担当,践行党员初心使命。

此外,文化产业系公众号还推出“云助力 ‘职’等你来”专栏,实时更新就业资讯,提供就业指导服务,助力毕业生就业创业。截止日前,已推出5期,累计167个岗位信息的就业资讯。后期将会推出就业简历制作、就业面试礼仪等就业技巧指导。


图片
“云党建”汇暖流,理论学习不放松


文化产业系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落实基层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在疫情防控期间,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师生党员理论学习。


图片
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文化产业系2017级学生第一党支部:一份誓言坚定初心使命


图片

▲文化产业系2017级学生第一党支部开展“守初心、战疫情、担使命”为主题党日活动


图片
图片

▲人人都是战“疫”志愿者


文化产业系党总支在疫情期间组织各支部开展“云党建”汇暖流系列党日活动。教工党支部开展“党建育人守初心 美育浸润担使命”立项活动,依托本支部教工党员的专业资源,尤其是艺术、文化类师资,开展多角度、多形式、广覆盖的党建工作,利用美育特色优势实现专业、党建与服务三大平台贯通。



2016级

2016级第一学生党支部发挥学生党员的力量,疫情期间倡议人人都是战“疫”志愿者。实行党员负责制,采取“人盯人”的政策,1位党员对接1间宿舍,对每1位学生的动向和心理状况等进行实时跟踪关注,确保防控工作无死角到个人。


2017级

2017级第一学生党支部通过开展“守初心、战疫情、担使命”主题党日活动,通过一次学习、一段视频、一场交流、一份誓词、一首歌曲等形式,展现青年党员的担当与活力。


2018级

2018级学生第二党支部开展“共抗疫情,爱国力行”主题党日活动,用所学专业创作文艺作品,为战“疫”奉献力量。2018级学生第三党支部的学生党员录制视频短片,开展线上承诺活动。


图片
图片


系党总支鼓励学生党员响应党的号召,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参与到地方的防疫志愿服务工作当中,助力乡镇防疫攻坚战。寒假返乡学生中有多位学生党员参与志愿服务,系青年志愿者协会会长、2016级汉语言文学专业郑文彪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此外,对青年学子积极引导,有百余名青年学子通过捐款捐物献出绵薄之力,众志成城,共渡难关。


图片
“云课堂”零时差,教学科研不停步


不忘师者初心,潜心线上教学。文化产业系教师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通过直播、录播等不同形式,与学生相约“云课堂”,停课不停教,让知识的火花在“云”端闪耀。

艺术设计类专业实践性强,如何在网络上教学?对老师来说是一次挑战。


图片

▲陈晶老师:“艺术”与线上教学的碰撞


陈晶老师将“艺术”与线上教学碰撞,特殊时期,创新授课方式,从录播到直播,从线上架构课程知识点到授课软件的熟识,从设备准备到环境空间的精益求精,课堂精心设计,做好教学成果预估,努力使线上教学融入互动,提高艺术类教学的质量效果,从台前走到了幕后,以线上教学的特殊方式与“艺术”见面。


图片

▲黄春霞老师在福州市仓山区进行线上教学


黄春霞老师屡出“奇招”,课程从纸上艺术、泥上艺术、布上艺术展开教学,培养学生设计制作、动手等能力;提高原创精神、提升学生创新创意的思维意识。用精彩的特色课程,有力地证明了艺术实践性类课程也可在线上圆满完成教学任务。音乐表演专业课程实践性也很强,教研室的老师们进行多次交流与探讨,制定了合适有效的教学计划。


图片

▲林斌老师声乐课的线上教学


林斌老师通过与学生1对1在线直播课程、推荐慕课及在学习平台中与学生互动交流、答疑解惑等多管齐下进行教学互动。对于视频教学,黄曦老师认为看得见听得着摸不着就更考验每位老师的洞察力了,除了课上的视频教学外,课后更是及时与学生交流作品的背景及风格,才能更好的进行演唱(演奏)。


图片

▲方晓璐老师在福州市仓山区讲授《大语文教育》


方晓璐老师配合问卷星,对学生进行课堂调查,课前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灵活地调整教学方案,后期的录课就更有方向感。通过课后的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盲点,难点,能够针对性地帮助学生答疑解惑。


图片

▲肖夏老师:让专业知识变得有趣、生动


肖夏老师让专业知识变得有趣、生动,她采用花式点名法,保证实时在线人数,根据抗击疫情的进展情况,也对课程的内容做了一些更新,比如《公共关系》课程就增加了对疫情的关注,在教授知识点的同时,不断弘扬社会正能量;《互动营销》课程也有关于“武汉加油”等相关互动类传播途径的讨论。


图片

▲怎样学——来自文化产业系老师们的建议


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扩宽了教学时间与空间的维度,文化产业系教师们积极探索利用网络平台和资源,总结经验,增强教学吸引力,努力打造学科“金课”。让“云课堂”与学生零时差,让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不变,良好的学风不变,学习的节奏不变。


图片
“云创作”强信心,“艺”起战“疫”不缺席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文化产业系积极响应,高度重视,坚持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率先组织师生党员组建文化产业系“艺”起战“疫”党员先锋队,为抗击疫情组队行动。


01

“艺”起战“疫”,我们有“画”说


在防控疫情期间,共收集师生设计类作品190余份,多数作品受到主流媒体的关注和报道推送。2月10日,学习强国文艺战“疫”专题推送文化产业系教师魏宁、黄春霞、林芳、学生林建成等师生作品共20余幅。

图片
图片

▲左:魏宁老师作品;右:林芳老师作品


图片

▲黄春夏老师作品


图片

▲陈晶老师作品


图片

图片

图片

▲学习强国文艺战“疫”专题推送文化产业系师生作品


2月12日新华社刊发2018级广告学专业叶敏同学的插画作品《口罩日产千千万,为何想买这么难?》,新华社公众号还连载叶敏同学创作的“战‘疫’漫画”。


图片
图片

▲新华社推出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学生作品


图片

▲“画”说辅导员的战“疫”日记(节选)

协和学院官微也推出文化产业系师生作品专题报道。师生通过手绘、插画、海报、动画等作品,通过各类艺术形式为抗击疫情作出努力。2018级动画专业的黄锦英、张璐、黄玉莹,还通过手中的画笔,“画”说辅导员的战“疫”日记。


02

“艺”起战“疫”,我们“诗书”传情


图片
图片
图片


由著名演员赵文瑄诵读、文化产业系主任伍明春教授的诗歌作品《把新年静静度过》刷屏庚子鼠年元宵节的朋友圈。文化产业系“溪源”文学社的同学们,也积极参与到防疫工作之中,用文字致敬“最美逆行者”,共发表20余篇,其中2019级汉语言文学专业黄静同学的《等一束阳光》被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以及福建省各地市电视台主播联合演绎,共同祈福祝愿早日战胜疫情。


03

“艺”起战“疫”,我们来“声”援


图片
图片


疫情当前,我们团结一心,携手共渡难关。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发挥专业优势,以“防治新型冠状肺炎病毒”为主题,共征集到童谣作品152首,又在此基础上创作出通俗易懂的视频、音频。原创的童谣作品琅琅上口、易于传唱,字字句句显童趣,我们通过声音让世间温暖如春。


04

“艺”起战“疫”,我们健康居家


图片
图片
图片


协和学院官微推出“宅在家里也能瘦,步数<100的运动方式来了”的专题报道,这是由2017级休闲体育专业的许叶珍同学录制的线上“哈他瑜伽”,一经推出,受到了学院师生的热捧。黄迪老师录制了优美的舞蹈教学视频,带领大家一起跳起来,以健康模式居家战“疫”。 


05

“艺”起战“疫”,我们校友很给力


图片


图片

▲文化产业系王庭钧校友积极参加福鼎乡镇疫情防控

图片

▲文化产业系校友方俊战斗在疫情防控一线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王庭钧,是文化产业系2019届校友,作为一名人民警察,今年是他入警的第一个春节,但他毅然决然加入到防抗疫情一线工作中,2011届校友黄启鹏亦是如此,作为《新京报》的记者,他也坚持在基层一线工作,用图片记录历史,定格时代。2015届校友黄伟豪,用手中的画笔描摹下工作中的钟南山院士。朱高航是2018届校友,供职于民间公益教育机构——担当者行动。他平日和同事们致力于构建专业、全面的阅读助学体系,助力乡村教育发展。


图片

▲文化产业系校友朱高航积极支援防疫工作


高航和同事们积极协同多个海外企业,联络可靠医护用品,畅通海外购买渠道、物流渠道,筹集物资,支援抗“疫”。在抗击疫情中,文化产业系校友奋战抗“疫”一线,默默无私奉献,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无私的志愿服务精神。


图片
“云助力”搭平台,就业创业不松劲


疫情期间适逢2020届毕业生求职季,文化产业系高度重视,成立了系创新创业与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就业工作专班。微信公众号设立“云助力‘职’等你来”专栏,发布就业政策、招聘信息等,利用“云课堂”“云晚点”邀请专家、校友开设简历制作、职业规划等专题课程。


图片
图片

图片


辅导员对疫区、就业困难等特殊学生群体建立“一人一策”跟踪服务,设立就业信息员勤工助学岗位。着力双创扶持,通过创业导师、专业教师、校友资源进行创新创业帮扶。通过系官微、网站将政策宣传到位;通过“云晚点”对就业政策、学校、学院等相关文件进行解读,让就业和创业的服务到位、有位、有为。“云助力”搭建就业平台,调整就业预期值和舒缓就业焦虑等上下功夫,打通就业最后一公里,扶上马,送一程,助力学生就业创业不松劲。


图片


一个党组织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面对疫情“大考”,文化产业系党总支聚焦党建引领,创新“云端”育人新格局,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构筑防控坚实阵地。


图片
共克时艰 协和人在行动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

图片

图片

点击图片获取更多疫情防控推文


学习“新思想”小课堂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以下对于参加会议描述正确的是:▁▁、▁▁、▁▁。

A 参加时没有必要佩戴口罩

B 应尽量减少集中开会,控制会议时间,开会人员间隔1米以上。

C 进入会议室前应洗手消毒

D 会议结束后场地、家具须进行消毒

图片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答案是:B、C、D

你答对了吗?快来评论区和官微君讨论一下吧~



出品: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新媒体工作室
来源:文化产业系

撰稿:陈莹(师)

资料整理:黄倩(师)

编辑:新媒体运营部 杨清媛

校对:新媒体运营部 陈子凌 张思齐

责编:林响(师)刘宝飞(师)

图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