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_image

疫期一问一答② | 疫期在家待不住了怎么办?

眼下疫情形式仍然严峻
随着国家防疫控疫工作的推进
相信同学们一定都有
积极响应钟南山院士
解决疫情最快、成本最低的方式
是在家自我隔离”的呼吁
作为普通群体 
乖乖宅在家里
保持身心健康
积极配合政府做好防疫工作
是我们当下能做到的
最平凡又最重要的事情
图片
下面是某位宅在家里的同学
和心小陪的聊天记录
快来看看吧~

图片



图片
我们为什么会感觉待不下去呢

01

心理与行为的适应性问题

从心理学角度看,自我隔离之所以让人不适,主要原因在于我们长期的行为习惯被改变,从而产生心理与行为的适应性问题。所以,除了严峻的疫情让我们紧张、焦虑之外,生活习惯突然改变产生的空虚、无聊的感受让我们越来越难以忍受,我们渐渐感到精力不足,活力下降。

02

与父母等家庭成员的相处问题

每到快期末,我们都盼望着赶快放假,回家放松放松。爸爸妈妈也会准备好我们爱吃的食物,等着我们回家。但是在家待时间久了,由于我们同父母等家庭成员认知的不同、角度的不同,缺少有效沟通等原因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不知如何处理,感到心烦意乱。

03

情绪“传染性”导致的问题

情绪是会“传染”的,出于“趋利避害”的本能,人天生就对负性情绪更加敏感。所以当我们接收到身边的人的负面情绪,或者通过网络关注太多负面的新闻和事件,可能就会使我们心情沮丧、激动、容易发脾气。


图片



图片
我们该怎么办

树立正确的认识

01

看似被动,实则主动

留在家中是我们的自由选择,而不是被迫而为之。我们有自由出门的权力,但是我们选择留在家中是为了自己的健康,为了更多人的安全,所以主动选择留在家中。这既是一种利己,也是一种利他。

02

接纳情绪,转移注意

隔离在家产生的这些情绪体验是任何人在经历这样的状况时都会出现的,我们要做的是以理解接纳的态度面对负面情绪,认识到这些情绪需要一定的时间才会慢慢缓解。

03

保持乐观,有益身心

心情和身体会互相产生影响,烦躁压抑的心情会对身体产生不利的影响,反过来积极乐观的心态则会利于增强身体免疫力,帮助我们有效抵抗病毒的侵害。

学习与父母好好相处 


01

换位思考,尊重父母

和父母相处时,我们可以多换位思考,多想想父母的感受、动机和意愿。我们总是把最温柔的一面展现给了外人,而把坏脾气留给了家人。然而最好的教养,不只是对陌生人彬彬有礼,更重要的是要尊重自己最爱的人。

02

有效沟通,相信父母


首先要相信父母都是善意的,要多听父母的观点,同时也要提出自己的观点。当观点发生分歧时,要理性地思考解决对策,心平气和地交流,把沟通往好的方面引导,达到求同存异的沟通结果。

03

放下手机,陪伴父母

在假期珍惜和父母在一起相处的时间,放下手机,多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我们也是家庭的一份子,我们可以陪父母一起泡茶聊天,一起做家务,根据父母的兴趣爱好,陪父母一起看个电影或是打打扑克牌。

做好自己能做的事儿


01

适度关注疫情相关信息

在家期间,每天关注疫情的时间不要太长,早、晚看看就可以了。关注“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官方媒体,这里的信息最及时和权威。同时关注学校、社区、居委会的通知,积极配合他们的工作。不要受个别事件的影响,网络上转发的一些个别事件特别容易引起个人情绪反应,但总体部署才真正对所有人有影响。

02

规律饮食和睡眠,适量运动

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所以我们要保证饮食的规律性,而且每餐都要合理适量。睡眠也同样重要,它是保证一个人免疫力的基础,睡眠不足会导致我们的免疫力下降,身体抵御病毒的能力变差,我们要避免晚睡,避免赖床,养成良好的生物钟。

适量的体育运动对我们增强身体抵抗力,保持良好的情绪至关重要,我们可以进行一些室内的运动,如瑜伽、健身操,或者做力量训练和塑形的锻炼等。

03

有计划地学习和娱乐,学习新技能

受疫情的影响,我们无法按照原计划回到学校进行学习,但疫情终将过去,我们可以利用现在在家的时间来丰富自己,比如有计划地看书、写字、背单词。学习之余,可以玩玩游戏、追追剧、听听音乐放松身心。

学习一些新的技能也特别有意义呢,心小陪听说有很多同学最近厨艺大增啦!学会了自己烤蛋糕、煮奶茶,甚至做出了好吃的凉皮~真是太优秀了!学习自己感兴趣的新技能永远不晚~不管你是想要学摄影还是剪视频,学跳舞还是演奏一种乐器都快快行动起来吧!





特别提醒
当前是特殊时期,同学们一定要乖乖待在家里,不得提前返校,心小陪相信你一定能够保护好自己和家人!



图片


福建师大协和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微信号:xhxyxijkjyzx

热线电话:0591-22867181

投稿邮箱:xhxyxljkjyzx@163.com

中心地址: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创新创业园D栋302

图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福建师大协和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