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_image

音味有你 | 离别只是为了再次重逢

福师大协和外语
2018年10月22日 12:58

图片

图片

第四期

图片
图片

Sorrow of Separation

离愁

图片

作者: Rabindranath Tagore

罗宾德拉纳德·泰戈尔


It is the pang of separation 

that spreads throughout

The world and gives birth to 

shapes innumerable

In the infinite sky.

It is this sorrow of 

separation that gazes

In silence all nights from star to star

And becomes lyric 

among rustling leaves

In rainy darkness of July.

It is this overspreading pain that

Deepens into loves and desires,

Into sufferings and joy

 in human homes;

And this it is that ever melts and

Flows in songs through 

my poet’s heart.


//////////

离别的创痛笼罩了整个世界,


无边的天宇变得姿态万千。


正是这离愁,夜夜默望着星辰,


并在七月雨夜的萧萧叶片间化做抒情诗。


正是这弥漫的离恨,


深化为爱和欲,成为人间的苦乐。


正是它通过我诗人的心灵,


融化成曲,喷薄而出。


图片

图片

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年—1941年),印度诗人、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代表作有《吉檀迦利》、《飞鸟集》、《眼中沙》、《四个人》、《家庭与世界》、《园丁集》、《新月集》、《最后的诗篇》、《戈拉》、《文明的危机》等。

1861年5月7日,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出生于印度加尔各答一个富有的贵族家庭,13岁即能创作长诗和颂歌体诗集。1878年赴英国留学,1880年回国专门从事文学活动。1884至1911年担任梵 社秘书,20年代创办国际大学。1913年,他以《吉檀迦利》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1941年写作控诉英国殖民统治和相信祖国必将获得独立解放的遗言《文明的危机》。

泰戈尔的诗风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过重大影响,启迪了郭沫若、徐志摩、谢婉莹等一代文豪,其中许多作品多次被译成中文。泰戈尔的《飞鸟集》影响冰心,使她写出了《繁星·春水》。



图片

图片


朗读者(英文)

姓名:吴辰郁

年级专业:2014级英语

座右铭:Know something about everything, know everything about something. 


图片

图片



朗读者(中文)

姓名:林诗瑶(第二十届一鸣惊人主持人大赛第一名)

年级专业:2016级英语

座右铭:希望用声音传递世界的美好。


图片

午后黄昏

那是短暂别离

他们来自祖国大地

一群青春勃发的追梦人

与梦想点头致意

我知道

这不是别离

这不是别离

这只是缘分的相聚

我们就在东海之滨

盛得下汪洋恣意

也经得起风雨雷鸣

协和外语  协和外语

砥砺前行 厚德励进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文编辑:黄少涵

统筹策划:曹蕾

             指导老师:吴海燕(师)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外语系

微信号:协和外语

英文ID:xiehewaiyu

图片



修改于2018年10月22日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福师大协和外语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